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出使安南國

大明正統十八年,安南的局勢宛如一片濃重的烏雲,沉甸甸地懸於大明君臣的心頭。直至六月初,經過數番權衡與商議,大明這才決定派遣禮部郎中範印平出使安南國。

此決定絕非草率為之,朝堂之上,諸多不同的意見相互交織碰撞,眾人都在審慎地權衡其中利弊。

皇帝朱銳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其眼神中透露出威嚴,同時又夾雜著憂慮之色。

他緩緩環視群臣,而後徐徐開口道:

“安南國現今局勢晦暗不明,範愛卿啊,朕命你出使該國,你務必將朕的意思清晰無誤地傳達出去,切不可有損我大明的國威。朕聽聞安南國內發生了政變,已有新王登基。朕雖不願無端挑起事端,然而大明身為宗主國,也絕不能被他國所輕視。”

朱銳心中暗自思量:“安南雖是藩屬國,可如今其局勢動盪不安,倘若不加約束管制,恐怕會滋生諸多變數。此次出使,既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番試探,朕要看看這新上任的國王究竟是何居心。”

範印平恭敬地走出佇列,儘管心中稍感忐忑不安,但他面容上卻透著無比的堅定。他行禮之後說道:

“陛下請放寬心,臣必定不會辜負陛下的使命。臣此去定會仔細留意那安南新王的態度,將陛下的旨意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傳達。只是,陛下,倘若那安南新王懷有不臣之心,臣應當如何去應對呢?”

朱銳微微蹙起眉頭,沉思了一小會兒後說道:

“若是他懷有不臣之心,你便嚴辭加以警告。朕的大明,絕不是任人肆意欺凌的。朕的鐵騎,能夠隨時將一切叛亂踏平。”

……

範印平率領著使團,一路南下。

路途遙遠且艱辛,眾人頂著烈日,穿越山川河流。

範印平騎在馬上,心中默默思忖:“此次出使,責任重大,關乎大明與安南的邦交,更關乎兩國百姓的命運。那黎宜民不知是何許人也,但願能順利達成使命。”

同行的副使李琛驅馬靠近範印平,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

“範大人,這一路可真是不易啊。您說這安南新王會是個怎樣的人呢?”

範印平看了他一眼,微微皺眉道:

“不管他是怎樣的人,我們只需傳達陛下的旨意即可。此次出使,不容有失。”

李琛點了點頭:

“大人說得是。只是聽聞這安南國內局勢複雜,政變之後人心惶惶,我們還得多加小心才是。”

範印平望著遠方,堅定地說:

“我們代表的是大明,只要秉持公正,不卑不亢,諒他也不敢如何。”

六月底,範印平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安南國都城升龍(今河內)。

那升龍的城牆高大而厚實,城內的建築風格獨特,透著一股異域風情。然而,範印平卻無心欣賞,他的心中滿是對即將到來的會面的緊張與期待。

國王黎宜民在朝堂上正式接見了範印平。

那朝堂寬敞而華麗,大臣們分列兩旁,眼神中帶著好奇與審視。黎宜民坐在王座之上,看似鎮定,但眼神深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黎宜民心中忐忑不安:“這大明使者突然來訪,必定是為了國內政變之事。大明實力強大,我如今這王位還未坐穩,可不能輕易得罪他們,得先穩住這使者再說。”

範印平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朝堂,他雙手捧著大明皇帝朱銳的親筆信,恭敬地遞交給黎宜民:

“安南國王國主,這是我大明皇帝陛下的親筆信,請您過目。”

黎宜民接過信,雙手微微有些顫抖。

他展開信紙,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安南國王黎宜民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