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回答道:
“陛下,技術方面確實存在一些難題。比如,桑樹的種植和養護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我們不得不邀請了一些專業的農藝師來指導百姓。此外,絲綢的生產也需要高超的技藝,我們組織了一些培訓班,提高了當地工匠的技術水平。”
隨著對話的深入,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
朱銳的問題越來越尖銳,陳循的回答也越來越謹慎。
每一個問題都像是一把利劍,懸在陳循的頭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皇帝的不滿。
此刻,陳循的感覺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個回答都關係重大,不僅關乎自己的前途,更關乎大明的利益。
他不斷地在腦海中搜尋著最合適的答案,同時也在暗暗祈禱自己不要出錯。
然而,陳循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對答如流,如數家珍。
他詳細地介紹了南直隸改稻為桑的每一個細節,從政策的制定到實施的過程,從百姓的反應到最終的成果。
他告訴皇帝朱銳,南直隸完成改稻為桑,明年就可以為大明多生產一百二十萬匹絲綢。
如果按照每匹二十兩銀子出口西洋,每匹可淨賺十五兩,每年可以為大明國庫增加一千八百萬兩白銀。
朱銳聽著陳循的彙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微微點頭,眼神中滿是讚賞。
,!
“陳卿,你的工作非常出色。朕對你的工作很滿意。”
陳循心中一喜,但他不敢表露出來。
他連忙跪地磕頭,說道:
“臣謝皇上隆恩!這都是陛下的英明領導和朝廷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微臣不敢居功。”
朱銳微微抬手,示意陳循起身。
“陳卿,你不必謙虛。你的功勞朕都看在眼裡。禮部尚書胡濙年事已高,前些日子已經向朕請辭了。朕有意讓你做禮部尚書,你可願意?”
陳循聽到皇上要讓自己做禮部尚書,心中大喜。
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一旦坐上禮部尚書的位置,他的權力和地位將大大提升。
然而,他不能表現出來。
他深知,在皇帝面前,任何過度的喜悅都可能被視為貪婪和不穩重。
此刻,陳循的心裡一陣激動,但他努力剋制著自己的情緒。
他在心裡暗暗盤算著,如果自己成為禮部尚書,將會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同時,他也在思考著自己該如何更好地為皇帝效力,不辜負皇帝的信任。
他立刻下跪磕頭,說道:
“臣謝皇上隆恩!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激和忠誠。
朱銳微微點頭,繼續說道:
“朕希望你一如既往能將禮部的工作做好!曹閣老如今也年事已高,過兩年也該退了。”
朱銳說這樣的話,目的就是暗示陳循,如果他在禮部再做出一些成績,首輔的位置就是他的。
陳循心中一驚,他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首輔之位,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位置。
然而,要坐上這個位置,並非易事。
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擔更大的責任。
此刻,陳循的心裡充滿了矛盾。
一方面,他渴望得到首輔之位,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另一方面,他又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個重任,辜負了皇帝的期望。
他的臉色微微變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
朱銳似乎看出了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