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章 毀堤淹田

一抵達安慶府,陳循便馬不停蹄地召集安慶府及各縣的主管官員。

彼時,安慶府的議事廳內,氣氛凝重而緊張,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陳循站在大廳中央,雙手背在身後,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神中既有對國家大事的憂慮,又有對眾人的期許。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洪鐘般在大廳內迴盪:

“諸位,朝廷此次推行改稻為桑,乃是為了國家之大利,百姓之福祉。吾等身負重任,務必全力以赴,不得有絲毫懈怠。”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彷彿重若千鈞。

各縣官員們面面相覷,心中雖有疑慮,但在陳循的威嚴之下,紛紛拱手應道:

“謹遵大人之命。”

他們的聲音參差不齊。

接著,陳循特意將各縣的縣令單獨召集起來,進一步詳細闡述改稻為桑的政策。

他面色嚴肅,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說道:

“此次改稻為桑,其一,可增加絲綢產量,絲綢乃對外貿易之重寶,能為朝廷帶來豐厚的財富,充盈國庫。其二,種桑養蠶能帶動更多百姓就業,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其三,此舉也是順應時勢,如今絲綢在大明內外市場上需求旺盛,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

眾縣令們認真聆聽,不時微微點頭。

隨後的三個多月時間裡,陳循彷彿變成了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

他每日忙碌於公文之間,那些堆積如山的文書,是大明朝廷大事的承載,也是他心中的牽掛。

他與各級官員商討策略,每一次的討論都充滿了智慧的碰撞和對未來的期許。

他親自下鄉視察民情,走過一片片稻田,與百姓交談,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對改稻為桑的看法。

他看到了百姓們眼中的迷茫和擔憂,也看到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深知,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完成朝廷的任務,更是要為百姓謀福祉!

為了切實推行改稻為桑政策,陳循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他首先從官府的儲備中撥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購買優質的桑苗,並免費發放給百姓。

同時,他組織了一批有經驗的種桑養蠶能手,深入到各個鄉村,為百姓進行技術指導。

在一些重點地區,他還設立了示範田,讓百姓親眼看到種桑養蠶的好處。

陳循還積極與當地的富商大戶溝通,鼓勵他們投資絲綢產業。

一些富商被他的誠意所打動,紛紛出資興建絲綢作坊,購買先進的生產裝置。

為了保證絲綢的質量,陳循制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並設立了專門的監督機構,對絲綢的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管。

隨著時間的推移,改稻為桑的政策逐漸顯現出成效。

原本的稻田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桑林,桑苗茁壯成長,鬱鬱蔥蔥。

百姓們在官員的指導下,開始學習種桑養蠶的技術,一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們很快就掌握了養蠶的要領。

蠶繭的產量日益增加,絲綢作坊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

安慶府的絲綢質量上乘,很快就吸引了眾多商人前來採購。

貿易的繁榮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街道上變得更加熱鬧繁華,店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

不僅如此,改稻為桑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比如,運輸業變得更加繁忙,為了將絲綢運往各地,馬車、船隻絡繹不絕。

同時,一些工匠也開始製作與絲綢相關的工具和裝飾品,進一步豐富了市場。

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