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籌備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文臣們對於外交策略的制定產生了激烈的分歧。在一次討論會上,氣氛緊張而熱烈,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大明乃天朝上國,理應讓他國敬畏。在外交中,必須要展現出我們的強大實力,不能示弱。只有讓他們畏懼我們,才能乖乖地與我們交流合作。”一位文臣激動地說道,他的臉紅撲撲的,眼神中透露出強烈的自信和驕傲。
“此言差矣,我們此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促進交流與合作。如果一味地強硬,可能會引起他國的反感,反而不利於我們的目標實現。我們應該以和為貴,透過友好交流來傳播大明的文化和價值觀,讓他們自願與我們建立友好關係。”另一位文臣反駁道,他的語氣平和但堅定,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理性。
朱見深坐在中間,認真地聽取著大家的意見。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眼神中透露出思考和權衡的神色。他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思考著最合適的外交策略。“諸位愛卿,先安靜一下。”朱見深說道,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威嚴和沉穩。“我們下西洋,既要展現大明的威嚴,又要秉持友好交流的原則。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要靈活應對。我們的目的是建立友好的關係,促進貿易和文化的傳播,讓大明的影響力更遠地傳播出去。我們不能因小失大,也不能盲目自大。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最合適的策略。”
文臣們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朱見深的觀點。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朱見深的敬佩和信任,彷彿在這位年輕的殿下身上看到了大明未來的希望。
除了外交策略,航線的研究也遇到了困難。航海專家們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眉頭緊鎖,臉上佈滿了憂慮。
“這片海域的風向和洋流變化複雜,我們之前的航海記錄中也沒有詳細的記載,這該如何是好?”一位航海專家擔憂地說道,他的手指在地圖上那片未知的海域上劃來劃去,眼神中透露出無奈和迷茫。
朱見深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彷彿要透過地圖看到那片未知的海洋。他知道,航線的選擇直接關係到航行的安全和效率,如果選錯了航線,可能會導致船隊陷入危險之中,甚至危及整個下西洋的任務。他的手指輕輕在地圖上滑動,腦海中不斷思考著各種可能性。
“我們不能僅憑以往的經驗,要多方面收集資訊。可以詢問那些有過遠洋航行經驗的漁民和商人,看看他們是否有相關的瞭解。他們常年在海上漂泊,也許會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線索。”朱見深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希望和果斷。
於是,他們開始四處打聽關於未知海域的資訊。士兵們和官員們紛紛出動,在泉州港的大街小巷中尋找有過遠洋經驗的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從一位老漁民那裡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線索。
“據這位老漁民說,在這片海域,有一個季節風向比較穩定,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時機,可能會順利透過。”錢欽興奮地向朱見深彙報,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希望,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朱見深眼中閃過一絲喜悅,他的嘴角微微上揚,說道:“太好了,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我們要根據這個資訊,重新規劃航線。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一定要好好利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果斷,彷彿已經看到了船隊在正確的航線上順利前行的景象。
在籌備的日子裡,朱見深和錢欽以及所有參與籌備的人員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日夜忙碌,如同不知疲倦的蜜蜂。朱見深每天都會親自到各個地方檢視籌備情況,與工匠們交流船隻的建造問題,與士兵們一起訓練,與文臣們商討策略。他的身影穿梭在港口的每一個角落,他的汗水灑在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錢欽則全力協助朱見深,他安排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