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完安民告示,又立即寫了封給皇上的奏摺,一來向皇上報告三戰大捷並佔領長遼州的事。
二來奏請皇上批准吞併長遼州,把原大定州和長遼州合併為一個大州,新州治所為長遼城。
連夜把告示和奏摺飛馬了送出去。
三天後,所有戰場打掃結束,古壺與石誠、範義偉和劉爭商議後,大將軍石誠所部五萬多人前移到與天長的新的邊界駐守。
左鋒將軍範義偉和右鋒將軍劉爭,各分出五千人馬,此一萬人馬由新任城防都督馬駒率領駐守長遼城。
範義偉和劉爭各率兩萬人馬駐守在新邊界和長遼城之間,兩軍相隔三百里並與前方的石誠之中軍呈三角形,三軍均能相互策應。
長遼城三四日後便恢復了正常,街上店鋪開門,商販四處叫賣,路人也多了起來。
十日後,長遼州全境基本恢復了平靜,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正常,有一些原來為躲避戰亂而逃離家鄉的百姓見一切安寧如常,又漸漸回到了家鄉。
被戰爭洗禮過的土地,從深秋的蕭瑟中漸漸步入初冬的寧靜。
古壺收到了皇上派專人送來的聖旨,皇上對古壺為攻打併佔領長遼州的行動給予充分肯定,稱這是為大寧報仇雪恨、開疆拓土的壯舉,稱古壺為大寧之棟樑。
皇上同意古壺的建議,將大定州和長遼州合併為一個大州,命名為“定長州”。治所為原長遼城,更名為“定長城”,古壺為定長州刺史,代“傑定將軍”稱號,統領所屬全軍。
聖旨命古壺統領所屬軍隊駐守定長州,品級從四品升為三品,所屬文武由古壺據功勞任職定品上報進行備案。
這一切,早在攻城時,將臺上看見士兵洪流般衝進長遼城時,古壺就預計到了。
他立即草擬文書,任命原大定州別駕從事葉志宏為定長州別駕從事,提拔桃川縣趙縣令等數名能幹之人為原長遼州幾個郡的郡守。
石誠、範義偉、劉爭三人,正式任命為“尖鋒大將軍”、“左鋒將軍”、“右鋒將軍”
三軍所屬一眾部將也分別根據戰功任命造冊,與文官一起上報朝廷。
與此同時,古壺還頒佈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名為“奴改傭令”
“奴改傭”,即把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婢改為“傭人”。
奴婢沒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主人買賣甚至傷害,奴婢只能無償為主人幹活,而“傭人”擁有人身自由,為主人幹活,主人必須支付佣金。
此令在定長州全境實行,所有“奴婢”都必須贖身改為“傭人”,贖金三分之一由官府出;三分之一由民鑫商社和其他商社的捐款資助;三分之一由傭人本人出。
本人暫時無力支付的,可由以後得到的佣金分期支付,如有主人不準奴婢改為傭人的,官府將按奴婢身價的十位給予罰款,嚴重阻礙此令執行者,將坐牢。
改變身份後的傭人如果自願在原主人處做事,可隨其願,由主人按照市價每月定時給予工錢,如果要別尋生路的,原主人不得阻礙,否則也將受到懲處。
“奴改傭令”被寫成大幅告示張貼在所有城門,並被印在小紙張上分發到全州每一個裡,在明年春天之前必須完成。
這項開天闢地的命令一出,無論是原大寧的大定州或者是原天長的長遼州,全境譁然。所有奴婢,無不歡天喜地奔走相告。
而那些擁有奴婢的主人們,只有極個別開明者贊成,極大多數人都持反對意見,但是民間早已知道,這位新任定長州刺史是個說一不二的人,被稱為“大寧怪傑”,
之前違法的富豪被他殺了不只一人,現在他又鎮守一方,擁有十萬精兵,大戶人家沒有哪一家敢公開反對。
這道“奴改傭令”還被南來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