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古壺接到了聖旨,任命其為“大定州刺史兼大中正”,領兵加持五品“傑定”將軍號,統兵五千,主持大定州軍政。
“傑定將軍”?古壺看著這四個字,想到了皇上也曾說過的“怪傑”一詞,想必此號源自這裡。
依照皇命,三天後上午辰正時刻,欽差的隊伍、五皇子的隊伍、及古壺的大定州刺史之隊伍,三支隊伍準時在北城門外匯合,太子代表皇上餞行之後,由古壺率兵帶隊北上大定州。
古壺和侯戈及定伯,依然兩馬一車,提前來到了北門外等候,古壺身著四品刺史官服,侯戈也換上了侍衛戎裝,兩把大剪刀依然佩在兩腿外側。
古壺首先等來的他的五千兵馬,只見一隊百人精騎兵先行到達,率隊的一名將軍下馬大步行到古壺面前。
將軍拱手施禮道:“武牙將軍劉爭,奉命率部參見大定州刺史加傑定將軍,即時起,本部所有兵馬聽命于傑定將軍,唯將軍之命是從。”
古壺第一次聽到另一位將軍正式稱呼自己為“將軍”,且唯自己命是從,頓感精神一整,彷彿渾身平添了十分力量。
“劉將軍。”古壺打量著這位比自己大近十歲的高大英武將軍,又看看劉爭後面幾列看上去精壯的銳騎,滿意地點點頭,“你帶的是五千兵馬嗎?”
“是!”劉爭大聲回答。
“人呢?”古壺指著那一百騎兵,“這是五千?”
劉爭笑道:“在後面呢,大人請上馬隨末將來。”劉爭說著往另一個方向一指,古壺一看,確實有大隊人馬正過來。
上馬跟著劉爭過去,沿著隊伍邊走邊看,這一看,古壺的心頓時涼了大半截。
除了之前那一百銳騎,餘下的這四千九百人中,還有三百騎兵。兵,一看就是老弱殘兵,馬,大小不一,高矮不齊,大部分瘦得皮包骨,能託著一個人已算用盡全力了。
除了這些一看就沒有戰鬥力的騎兵,其餘全是步兵。這些步兵中,大部分不是太老就是太嫩,有的像白鬍子老頭,有的一看就是娃娃,精壯之士所佔不到兩成。
而且所有這些兵,有的吊兒郞當流裡流氣,一看就是兵痞,有的沒精打采垂頭喪氣,似乎連身上的兵器都扛不動。
“武牙將軍,你這些兵能打仗嗎?”古壺在馬上問劉爭。
劉爭一怔,奇怪地看了古壺好一陣,才尷尬地一笑說:“傑定將軍,我們是去打仗的嗎?”
古壺奇怪而氣憤地說:“難道當兵不是為了打仗嗎?不打仗,要你們去幹什麼?”
劉爭揶揄地一笑:“大人真會開玩笑,要能打得過天長兵,還會賠償?還會送皇子給人家做人質?還會派我們去做鎮邊的稻草人兵?實話告訴大人,這五千兵還是臨時湊起來的,將就著看吧。”
“唉——”古壺長嘆一聲,“你說的也不無道理,眼下就這樣吧,以後——以後我要讓你看看真正的大寧的兵是什麼樣的。”
古壺勒馬轉頭,小跑回到之前等候的地方,見有人馬正出城而來。
一看,這隊人馬前面大旗上打的是“大寧欽差”,古壺連忙迎上去。
近前一看欽差大人,古壺差點掉下馬來,欽差不是別人,正是司空烏天權。
按照禮節,古壺還是忍住胸中濁氣,下馬走到烏天權馬前,拱手施禮道:“大定州領兵刺史古壺見過司空大人。”
烏天權也不下馬,只在馬上兩手一抱道:“古大人青雲直上,一轉眼便成了四品領兵刺史,可喜可賀啊。”
“哈哈哈——”古壺大笑道:“青雲直上?謝大人吉言,下官能青雲直上,除了皇上的慧眼,再就不過是吃個年輕。”
“司空大人早已在青雲之上,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司空大人可要當心,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