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壺一怔,接過一看,這是張請柬,金粉墨字寫道:“二月初二日土地誕,寧都烏氏與賀氏共舉社日祭祀之事,祭祀土地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邀請高朋名流參與盛事,恭請大寧風流名士,橫頭縣令古壺光臨。”
落款邀請人為烏天權和賀義賢,地點在瑞秀山莊。
古壺心中納悶:烏氏不殺我,還請我參加社日祭祀?這賀義賢又是誰?這請柬為何讓景王爺送來?
“如何?不想去?”古壺正納悶時,景王爺微笑著看著他問。
“不——”古壺疑惑地看著景王爺,“只是有些不太明白,我並不認識這兩位大人,為何請我?請王爺指教。”
“哈哈——”景王爺笑著,轉過身看著遠方說,“你不認識烏賀兩位大人,他們可認識你。”
“前年春那場文武總會試,你以一首詩奪得文魁,又以地為球之說,驚世駭俗,之後又預警救人,再後來從一個奴成為欽點縣令,你早已成為聲震大寧名揚四方的風流名士。”
“烏賀二氏均為大寧名門望族,富甲天下,舉辦社日盛事,邀請高朋名士,這二位大人請你參加祭祀當屬情理之中,不足為奇,本王受託轉交請柬,去與不去,古縣令自己掂量便是。”
景王爺這番話,像是在對著遠方的天空說,話說完,不看任何人一眼,頭也不回,徑自揚長而去。
包括康王爺在內,所有人都目送著景王爺離去,誰也不說話。
古壺朝郡主瞟了一眼,郡主也正看他,他趕緊收回目光,移步到康王爺面前,謹慎地問:“請問王爺還有何吩咐?”
康王爺看著古壺,目光裡沒了先前的犀冷,臉上也少了層冰霜,審視的目光罩著古壺。
他雖然沒有存心要殺古壺,可今日的比武結果也是他完全沒預料到的。
他之前預料的是,古壺輸了,他再居高臨下地教訓這小子一頓,可沒想到古壺竟然贏了,而且把神鞭王贏得服服帖帖。
這個曾經的奴,這個與他完全不認識不相干的人,不但自己為自己及家族脫去了奴籍爭得了前程。
而且還莫名其妙的闖進了他女兒的心中,闖進了他這王爺的關注之中,這讓他不得不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更讓康王爺沒想到的是,景王爺這位自己的王兄會突然出現在這裡,而且似乎知道了自己女兒與古壺的關係,否則不會說出了那番陰陽怪氣的話。
受到這位同父異母的王兄的嘲笑乃至欺負,康王爺已經從小就習慣了,誰叫自己是庶出而人家是嫡出呢?
可是,今日王兄不只蔑視了自己,還蔑視了自己的女兒,這讓康王爺有些難以忍受。他不希望金枝玉葉的女兒與古壺這出身低賤的奴有任何關係。
可是,身為父親,當知道女兒不但一心痴戀著古壺,而且已經委身於這個人之後,康王爺不得不重新認識與估量眼前這個有些雲山霧罩琢磨不透的神秘年輕人。
“請問王爺還有何吩咐?”古壺不躲不讓地承受著康王爺的審視,再次拱手恭敬地問。
“吩咐?”康王爺冷冷地反問兩字,“好自為之吧!”康王爺說罷,轉身揚長而去。
“父王——父王。”霞郡主蹦上前攔住父親,看看古壺又看看父親,附耳小聲對父親說了句什麼。
康王爺轉頭瞪了女兒一眼,大聲說了句:“黃安,該讓郡主回府時便讓郡主回府,出了差錯,小心本王揭你一屋皮。”
康王爺說罷,朝神鞭王和幾個侍衛一揮手,一行人上馬策鞭,揚長而去。
坡上就留下古壺侯戈和郡主黃安四人,黃安看了看侯戈,侯戈會意地說:“黃安,你不是要學武藝嗎,走,我教你幾招。”
兩人說說笑笑地你一拳我一腿地比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