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常委會上,某位領導怒氣衝衝地斥責道:“看看這成何體統?一群人集體向各級機關施壓,這是威脅還是暴動?還有沒有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的尊重?組織法和組織程式何在?這樣的工作方式,這樣的領導作風,古川縣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一個縣委書記才上任四個月,就鬧出這樣的亂子,這不是明擺著的問題嗎?
同志們,‘黨指揮政府’是我們的基本原則,‘穩定壓倒一切’是中央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出現這種狀況,影響極其惡劣!這是對我們省委工作的嚴重汙衊,對黨的威信的公然挑釁!
因此,我建議省委必須嚴肅處理此次事件,對參與其中的人員從嚴從重處理,對古川縣委、西川市委追究領導責任,該調離的調離,該檢討的深刻檢討。
若不剎住這股歪風,黨紀國法何在?省委威信何在?”
省委書記李喬同志沉默不語,省委第一副書記鞏書記也未發言。
分管信訪工作的省委秘書長提出疑問:“為何古川縣委、縣政府的大部分領導都捲入此事?他們真的全無黨性、原則?我們應先查明原因,而非急於處理。
這非但不能解決問題、緩和衝突,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我建議省委先派工作組下去,安撫各級機關和古川縣幹部群眾,同時查清事實真相,再做決定。”
另一位常委反駁道:“如何安撫?無原則地妥協讓步,做個老好人?還是對什麼都敷衍了事?事情要查,但先要剎住這股風,否則如何保證調查組工作?沒有定調,調查組心裡沒底,工作不統一,易出現分歧,失去重心。我支援先處理再調查,有委屈可以慢慢說,但不能動輒採取這種方式,這是上級機關和組織絕不能允許的!”
會議在李喬同志的沉默中爭論不休,最終也沒有定論。
中午暫時散會,常委們先去用餐。
散會後,李喬書記與鞏副書記在辦公室相對而坐。李喬書記緩緩開口:“老鞏,會上你怎麼不表態?”
鞏副書記微笑道:“我若一開口,矛頭將更集中在我身上,常委會將如何收場?”
李喬書記沉默良久,嘆道:“我知道你是在顧全大局,不想激化矛盾,想讓我平安站好最後一班崗。”
鞏副書記打斷道:“李喬同志,別這麼說!我們都是為了工作。”
李喬書記失落一笑,轉話題:“若早兩年對古川採取措施,就不會如此被動。或許我站的最後一班崗會更欣慰。”
鞏副書記未接話,理解李喬書記的心情。若非人事交替,一切將順利許多。
若給古川兩年時間,簡陽憑其工作能力,在省委支援下,定能為古川、省委帶來嶄新的局面,而非如今這般被動、受非議和阻撓。
辦公室內,兩人陷入沉默。
李喬書記輕嘆:“省委調查組還是要派下去,你看誰做組長合適?”
鞏副書記點頭贊成,但心裡躊躇。
無論派誰下去,都難避免各方塞人。組長人選,是省委控制調查組的關鍵。
考慮片刻,鞏副書記徵求李喬書記意見:“讓省委秘書長帶隊,您看如何?”
李喬書記點頭:“我也有此意。”稍頓,又說:“老鞏,我已向中央推薦你接班。中組部在省城,為的就是此事。古川之事,你必須儘快妥善處理,否則後果難料。”
鞏副書記默默點頭:“我不會推辭,若組織信任,定會努力工作。若不合適,也會服從決定。古川之事,還需時間,需慎重。”
李喬書記目光堅定:“你啊,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作為一把手,要有果斷作風。諸葛亮也有揮淚斬馬謖之時,老夥計,必要時要有所取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