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鎮長看了一眼苜蓿田,說道:“這兒曾經是條小溪流,不過已經消失三四十年了。在解放初期,這兒就被開墾成了農田,可後來因為水流改道,這兒缺少灌溉所需的水利條件,慢慢地,由於乾旱,就變成了貧瘠的土地了。
簡書記,您瞧,這兒周圍全是光禿禿的山,到處都是岩石,雨水在這兒根本留不住呀。我們現在就是利用苜蓿在這裡蓄水,等地下水水位上升以後,就能留住土壤了,而苜蓿那豐富的根系,就會變成育肥的原料,自然而然地就能改良這兒的土壤,還能增加地表的土壤層,然後我們就可以在山坡上種樹植林,增加植被覆蓋。這樣一來,既達到了退耕還林的目的,又能夠增加高產農田的面積呢。”
簡陽點了點頭,說道:“我聽明白了,你們是用耐鹼草木來治理沙化土地和鹽鹼地,用苜蓿這類生長週期短、蓄水能力強的植物來固土蓄水、改良貧瘠土地。嗯,這個想法挺不錯的,不過到底有沒有成效,咱們還是得讓事實來說話呀。
牛局長,你們農業部門每半年必須來這兒測量一次土壤的改良效果,要用專門的報告上報縣委和縣政府,我希望能及時看到同志們努力工作的成果呢。”
牛局長點頭應承下來,簡陽又說道:“走,咱們去看看田裡的土怎麼樣,曾主任,你幫忙照顧一下老人家啊。”
一行人紛紛起身,往田地裡走去,簡陽叫上牛局長和沈鎮長,讓他倆跟著自己一道走。簡陽邊走邊問:“我還有幾個問題想了解一下。第一個就是,你們說的輪耕地是怎麼回事呀?”
沈鎮長看了一眼牛局長,得到示意後,趕忙回答道:“土地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耕種後,因為農作物自身的特性,再加上我們施加的化肥和農藥,尤其是有益微生物以及田間野生動植物的減少或消失,會對土壤團粒結構、地下水位、鹽鹼程度等方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土壤逐漸變得惡化。所以呢,一方面,我們必須對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進行科學指導,還要嚴格監督管理,開展不同作物的輪耕,並且增加深墾作業,讓植物的根系等重新迴歸土地;另一方面,就是採用休養輪耕的方式,讓土壤恢復生機與活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輪耕田了。”
簡陽皺了皺眉頭,問道:“那這樣的話,咱們豈不是要減少很大一部分農業耕種面積了?”
沈鎮長回答道:“所以我們才要發展家畜家禽養殖呀!在土地休養期間,我們可以種植一些草本植物來改良土壤,又透過家畜養殖來保障農民的生活需求,還能透過家畜家禽的放養,控制和消化那些瘋長的草本植物,經過它們消化後積累成農家肥,再回施到土地裡。
另外,土地輪耕的週期是比較長的,如果我們合理利用土地,並且注重保護的話,一般二十年輪耕一次也是可行的。按照現在對土地休養的工作經驗來看,最多也就只需要三年,所以我們可以有計劃地減少同一時段輪耕土地的面積。我們計劃是等土地使用和生態環境的恢復步入正軌之後,每年輪耕土地面積控制在不超過十分之一,透過提高單畝土地的產量,應該不會影響糧食的總產量。”
“嗯,這個思路很正確啊!看得出來,你們東崖鎮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考慮得也很全面、長遠,值得表揚呀!”簡陽對沈鎮長他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下到田地裡,簡陽蹲了下來,在那一片紫色的苜蓿叢中,他扒開土地,抓了一把泥土,發現土壤十分溼潤,而且呈現出一種淺褐色。
那位老人家也抓了把土,走到簡陽面前,遞給簡陽看,說道:“你看呀,簡書記,這土用手一捏就能聚成團,這可是好土啊!”老人家還把土放到鼻子底下聞了聞,接著說:“真香啊!這才是好土該有的樣子呢。”
簡陽笑了笑,走到另一頭,扒開苜蓿後,他發現這兒的土比較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