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說的作者走過了一段很曲折的路。
這個故事要從作者的童年開始說起,讀小學時,作者由於整日窩在家中被父母監督做作業,基本沒有出門活動,逐漸養成了內向不愛說話的性格,但又沒稱得上是自閉症那麼嚴重,自閉症是別人和病人說話,病人連話都不願意說的那種,而內向的人只是類似於社恐,不願主動和別人說話而已,所以需要對方主動找話題。但就因為作者的這個弱點,從小學直到大學再到走出社會,都一直在被其他人欺負。
小學時,作者因為他內向的弱點,再加上懦弱,被調皮搗蛋的人掐肉擰耳朵,在放學路上也會被人扯掉褲子,有句話說的很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狗都要過來咬幾口。就算告訴老師,老師也只是當作小孩子玩鬧,沒有一次真正為年幼的作者解決問題。作者的身體也沒有其他活潑好動的人那麼壯實,被欺負了就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
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作者擔驚受怕的思維和對身邊發生的事觀察細緻的習慣,讀書的成績自然就不上不下了。因此作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其他人看作者不搭理他們,只是一心撲在學習上,就更加看作者不順眼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於是,在小學階段,最惡性的事件發生了。好像是小學三四年級時候的事吧,每個班上總有一些人特別調皮搗蛋。在班上體育課做猜球踢到誰背後的活動的時候,有個調皮的學生照著作者的後背就來了一腳,好傢伙,直接把作者的脊椎幹移位了,而球在作者的正對面,可見他要不是360度近視要不就是衝著作者來的,以為作者會像以前一樣被欺負不會反抗。
最後作者家裡人報警,警察也只是讓他家賠了2000來塊錢,剩下的大部分醫療費還是需要作者家裡出,被耽誤的學習和內心造成的陰影根本無處訴說。父母只會說你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好欺負呢?又讓家裡破費了。
好不容易撐到初中,以為情況會變好,卻是事與願違,反而變得更糟糕了。那個年代街上的混混飛車黨很多的,小年輕一言不合就會打群架,什麼曠課通宵網咖玩遊戲也是經常有的事。作者班上就有十來個混混,男生幾乎全是。其中有兩個非常惡劣的坐作者旁邊。讓作者學習也不能專心,他們整天掐作者的手,拿作者後背當沙袋練拳,甚至在放學路上也要把作者撲倒。有一次他們當眾把手伸進作者不可描述的部位,事情發生後有人告訴老師,老師就說了他們幾句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這個處罰是多麼的輕微,就跟沒有似的。
那個時候因為家裡窮父母也擔心作者有了手機會學習分心,也就沒有給作者買手機。所以作者沒有報警的條件,那些不學無術的人看作者桌上擺滿了四大名著等課外書籍還有作者那老實巴交的樣子惹他們不高興了,知道作者沒有手機聯絡家長就欺負的更加肆無忌憚了。臨近中考的時候其中一個直接用力坐在了作者的手上,把作者的右手大拇指坐斷了,作者是顫抖著答題的。這次作者的運氣沒有小學那麼好了,因為施害人家裡拒絕賠錢,那時候法律不完善警察也不管,施害人依舊逍遙法外。那個把作者手指弄斷的人,他們的訴求是想和作者一起玩遊戲,可作者那時候連手機都沒有更別說電腦了,也不會去網咖。所以只要這個訴求沒達成,他們就不會善罷甘休。就算有手機,作者也要把時間花在學習上,是不可能有時間陪那些混網咖的人玩在一起的。因為小學的時候擔驚受怕導致學習分心,在初中便要把小學落下的補回來。
最後作者體諒父母沒有向他們說他手指的嚴重程度,後來是讓手指自然好的,導致落下了以後用手過度大拇指就會疼的後遺症。父母也還是那句話:你能不能改一下你軟弱的性格,小學被人欺負,初中也被人欺負,難道大學也被人欺負嗎?你這樣學習跟不上的。還真被父母說對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