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佛就在在心中,不須外求。人之生老乃平常之事。只要發自內心,以平等慈悲為懷,行善棄惡,即可獲得福報。
力保百官
武則天曾與侍臣談論起周興、來俊臣主持刑獄,朝臣反逆案件頗多一事,懷疑其中是否有冤獄。姚崇進言道:“垂拱以來因謀反罪被處決的人,大多都是由於周興等羅織罪名,以便自己求取功勞造成的。陛下派親近大臣去查問,這些大臣也不能保全自己,哪裡還敢動搖他們的結論。被問之人如果翻供,又懼怕慘遭毒刑,與其那樣不如早託生。如今酷吏誅除,我以一家百口人的性命向陛下擔保,今後朝廷內外大臣不會再有謀反的人。若是稍有謀反之實,我願承受知而不告的罪責。”武則天聽後大悅道:“以前的宰相都順從周興等人,使酷吏得逞,讓朕成為濫用刑罰的君主。聽到你說的話,很合朕心意。”於是賞賜了姚崇白銀千兩。
泣辭武皇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移居上陽宮,百官都為唐朝復辟而相互稱慶,只有姚崇哭泣不止。張柬之對他道:“今天難道是哭泣的時候嗎?恐怕您從此要大禍臨頭了。”姚崇道:“我長期侍奉則天皇帝,現在突然辭別,感到悲痛難忍。我隨你們誅除凶逆,是盡臣子本分,今日泣辭舊主,也是人臣應有的節操,就算因此獲罪,也心甘情願。”
疏汏僧尼
唐中宗時期,貴戚競相營建佛寺,濫度僧尼。很多富戶強丁也趁機削髮為僧,以逃避徭役。姚崇執政後,進言道:“佛圖澄、鳩摩羅什號稱高僧,也不能挽救後趙、後秦的滅亡。齊世宗、梁武帝崇信佛教,卻未能免除災殃。陛下只要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就是佛身,無需剃度奸詐之徒,讓他們敗壞佛法!”唐玄宗採納了他的建議,命官員篩選淘汰全國僧尼,因弄虛作假被勒令還俗的多達一萬二千餘人。
救時宰相
姚崇曾問紫微舍人齊浣:“我為宰相,可以和什麼人相比?能比得上管仲、晏嬰嗎?”齊浣道:“管仲晏嬰所行政策雖不能傳諸後世,但在他們執政時期卻能一直保持。您所制定的法度則隨時更改,從這一點來看,您似乎比不上他們。”姚崇又問:“那我是個怎麼樣的宰相?”齊浣道:“您是個救時之相。”意思是說姚崇只是拯救時弊的宰相。姚崇大喜,拍腿而言道:“救時之相,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太廟自壞
唐玄宗將要巡幸洛陽時,太廟突然崩壞。宋璟進諫道:“陛下三年服喪未滿,不可離京巡幸。發生災變,是上天用以警誡的,陛下應停止東行。”唐玄宗又詢問已經罷相的姚崇,姚崇道:“太廟原是前秦時期修建的宮殿,後被隋文帝改為太廟,又被大唐所襲用,已存在近三百年。高山若有朽壞也會崩塌,何況木料。這次太廟崩壞只是湊巧與陛下東行碰到一起,不是因為你要東行才崩塌的。陛下因關中歉收,糧運勞民,才東幸洛陽,這是為了百姓。東都百司都已做好迎駕準備,陛下停止東行,豈不失信於天下。依臣之見,陛下繼續東行,至於太廟,讓人修理就是。”唐玄宗大悅。
算計張說
張說曾與姚崇一同擔任宰相,但常發生矛盾,對他怨恨很深。姚崇臨離開時,囑咐他兒子道:“我走之後,張說出於禮節,一定會來弔唁。你們可將我收藏的珍寶器皿全部陳列出來,他最喜愛這類東西。如果他看都不看,那你們就會有危險了;如果他看了,你們就將他喜歡的送給他,並請他為我撰寫神道碑。你們得到碑文後,馬上謄寫,呈報皇帝后立即雕刻。張說一定會後悔,必會索回碑文,你們就告訴他已經呈報皇帝。”姚崇走後,張說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樣,為他寫了碑文,並給了很高的評價,但隨即後悔,派人索回,說是需要修改。姚崇之子告訴來人,碑文已透過皇帝審閱。張說知道後,懊悔的道:“離去的姚崇還能算計活著的張說,直到今天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