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去鎮上,你家出事了

溫柔的靠在他懷裡,“我知道你心疼我,所以我作為妻子更應該為你著想,村裡像你這麼大歲數的人,孩子都滿地跑了。”

“現在咱們都結婚了,要是時間長沒孩子,怕是外邊那些傳言又該興起來了,那對你也不好。”

相信沒有哪個正常男人願意一直頂著一個“不行”的名聲。

那些傳言宋建軍也知道,他都沒當回事,他自己有沒有毛病自己知道,別人愛咋說咋說。

“我知道你的心意,別人說什麼不重要,我都不往心裡去,你聽他們的幹什麼。”

“咱們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就行了,好了,別想那麼多了。”

這件事討論到最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宋建軍堅持不同意,怕太早生孩子傷害了她的身體,王慧敏也只能以後再想辦法做他的工作了。

等刀磨完時間也不早了,明天就得下地幹活,今天大家休息的都早。

農忙季節雖然沒多長時間,但這幾天起早貪黑的也挺累,豆子熟了就得儘快收回來。

不然時間拖得久了,讓太陽一曬豆子就該炸到地裡了。

所以年年大夥都換工幹活,親朋好友幾家聚一夥,收完你家的,再收他家的,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

農村的主要農作物就那幾樣,除了水稻,就是土豆,小麥,黃豆,玉米,紅豆綠豆,白豆子這些只是少量的。

(有的地方因地域差異,農作物並不完全一致,大家看一樂呵就好。)

黃豆比較值錢,大傢伙更多都是選擇多種點黃豆賣錢,別的再一樣少種點兒。

除了交公糧的剩下的勉強夠一家人吃用。

所以八月節以後割地,指的就是黃豆。

黃豆成熟的早晚也分地域,有的陽光充足的地方,成熟的就早,低窪地就得晚幾天收。

宋家有好幾片低窪地,今年收成都不錯,就是黃豆還有點青,過個三五天割也來得及。

所以第二天一早,宋建軍和宋福爺倆就到別人家換工去了。

王慧敏本來也想去,但宋建軍不想她挨累,讓她在家收拾收拾家就行。

老張家豆子熟的快,張春燕則是回孃家幫她爸媽收地去了,家裡就剩王慧敏領倆孩子。

但她也不是在家幹待著,趁這個時間不賣豆芽,趕緊研究做豆腐的事兒。

等到秋天糧食收完,老農民都在家貓冬的時候,買豆腐吃的人就該多了。

這時候的滷水豆腐又香又嫩,豆香味十足,誰家不想早上起來撿塊豆腐回來蘸大醬吃,弄個小蔥拌豆腐也行。

在這個年代,有熱炕頭睡,能吃飽肚子就是好生活。

王慧敏是不會做豆腐的,但宋建軍他大哥宋建國活著的時候就會做豆腐,而且豆腐做的挺好,屯子里人都願意買。

宋建軍那時候也不小了,耳濡目染也知道怎麼做,就跟王慧敏仔細講了。

家裡工具啥的都是現成的,消消毒刷吧刷吧就能用。

王慧敏就自己弄了點豆子泡上了,打算先做點試試。

倆小的都挺有眼力見,小的能餵雞鴨鵝狗,大的還能跟著來回搬搬扛扛。

除了廚房地方小點,有點撲稜不開,其他都挺好。

這讓王慧敏更著急,趕緊研究個房子讓宋福和張春豔搬出去。

這樣不說做豆腐有地方了,也省著她看見張春燕就難受。

給人家幫工都是供飯的,中午宋建軍和宋福都不回來吃飯。

王慧敏就囑咐倆孩子在家看家,她泡好豆子以後,就自己出門坐客車去鎮裡了。

但會遇見徐小偉在王慧敏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兩人在客車上坐的還是一排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