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朝中爭辯

李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淡然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倒要瞧瞧,究竟有多少宵小之輩會按捺不住,跳將出來。”

長孫無忌望著李夜那沉穩如山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輕聲道:

“殿下心中既有溝壑萬千,那我便安心做個看客,靜待一場精彩絕倫的大戲上演!”

李夜聞言,微微頷首,以示贊同。

須臾之間,早朝的銅鐘悠揚響起,其聲清越,穿透晨曦的薄霧,迴盪在宮城之上。

大臣們紛紛整肅衣冠,依照品階排成佇列,步履沉穩地向著太極宮的方向行進,一場朝堂風雲,正悄然拉開序幕。

待群臣依序站定,張阿難緩步而出,其聲洪亮,吟詠道:“晨光初照,早朝啟幕,恭請陛下御臨!”

言罷,滿朝文武齊刷刷跪拜,高呼“萬歲”,聲震殿宇。

李世民攜太子李承乾自後殿踱步而出,龍袍加身,威嚴自生,徑直落座於九五之尊的寶座之上。

而李承乾則立於李夜身旁,壓低聲音,滿含感激:“二弟,此番多虧有你,父皇已允諾為我更易太傅之選!”

李夜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輕聲道:“兄長言重了,太傅之選,宜精不宜濫。

杜大人智珠在握,洞察秋毫,且行事果決,實為良師。

兄長日後當勤加學習,不負所望。”

李承乾聞言,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期待。

李世民端坐於金碧輝煌的皇座之上,聲音沉穩而威嚴地響起:

“眾卿家,若有國事待議,儘管呈上。”

須臾,刑部尚書李為挺身而出,聲如洪鐘,字字鏗鏘:

“陛下,微臣有緊急奏章呈上。錦衣衛近來行事愈發無度,竟擅自拘捕京兆尹上下官員,悉數投入詔獄之中。

更令人髮指的是,他們竟對孫伏伽孫大人施以酷刑,妄圖逼其誣告他人。

如今,王大人被下詔獄,生死未卜,此等行徑嚴重動搖朝綱,懇請陛下明察秋毫,為臣子主持公道!”

李世民聞言,眉頭微蹙,面上掠過一抹不悅之色,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昨日錦衣衛之舉,朕已有所耳聞,並非毫無所知。

其行動緣由及經過,皆已上達天聽。至於抓捕也是朕的命令,你是控告朕處事不公?”

李為聞言,身形一震,隨即俯身跪拜,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不屈:

“陛下,微臣冤枉,微臣所為,不過是就事論事,對錦衣衛之行事提出質疑。

歷來案件,應由刑部主導審理,微臣對陛下增設錦衣衛之舉,並無異議,

但懇請陛下明鑑,即便是錦衣衛,亦當遵循唐律,不可越軌。

而今,他們未經堂審,便擅自將人囚於詔獄,此等行事,實乃有違常理,亂了法度!”

此時,李夜心中已然明瞭,該是自己出面之時。

他從容不迫地邁出步伐,立於殿前,語氣堅定而有力:“規矩,本就是為人所設,亦能為人所破。

自錦衣衛成立以來,舊有的規矩框架早已悄然生變。

世間萬物,日新月異,規矩亦需與時俱進。故而,以破立新,方為大道。

回想起陛下昔日創立錦衣衛之時,似乎那錦衣衛的職責於你們而言,仍是一片模糊。

那麼,今日便由我再為爾等重申一遍,以正視聽。

錦衣衛,乃陛下之親隨,皇權之下,特許而行。

這“皇權特許”,四字沉重,意味著他們所行之事,皆秉承陛下之意旨。

一旦有絲毫爾等犯罪的蛛絲馬跡傳入錦衣衛耳中,無需確鑿證據,

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