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章 解決世家的方案(二)

李世民此言一出,幾位大臣的臉龐上紛紛綻放出期許之光,不約而同地點頭應和。

李夜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輕輕啜飲了一口溫熱的茶水,目光在幾人身上流轉,緩緩言道:

“至於這徐徐圖之的謀略嘛,關鍵在於陛下能否在風雨飄搖中穩住心神,扛下千鈞重擔。”

李世民一聽,眉頭一展,豪邁之情溢於言表:“夜兒,但說無妨。

朕自幼投身軍旅,至今已逾三旬載,風霜雨雪,世事滄桑,何曾有過退縮?

區區壓力,又豈能動搖朕之心志?”言罷,殿內似乎都回蕩著一股不屈不撓的王者之氣。

李夜輕輕頷首,語氣直白而堅定:“眼下,朝廷的財源僅繫於稅收這一獨木橋,

而這些稅賦,又沉重地壓在了那些貧寒交加、生活困苦的百姓肩上。

長此以往,國庫何以豐盈,財政何以為繼?故而,朝廷亟需建立起自己掌舵的產業支柱!”

長孫無忌聞言,眉頭緊鎖,連忙擺手反對:“殿下此言差矣。

朝廷若與民爭利,豈不引起民怨沸騰,百姓豈會坐視不理?此舉實為不妥啊!”

李夜輕輕擺了擺手,笑容中帶著幾分從容不迫,對長孫大人說道:

“長孫大人,且慢急躁,容我細細道來。

咱們先聊聊產業之事,我心中所想,乃是鹽與鐵這兩項。

鹽,乃民生之根本,不可或缺,而今卻盡數落入世家之手。

試想,若我們對世家有所動作,他們輕而易舉便能操縱鹽價,

令百姓無鹽可食,迫使朝廷妥協,到那時,朝廷豈不是束手無策,陷入被動?

再論及鐵,其理更為直白。鐵器關乎國家安穩,鐵礦的開採之權,自當牢牢握於朝廷之手。

如此一來,既能確保國家之需,又能安定民心,百姓自然無從置喙,皆大歡喜矣!”

房玄齡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睿智之光,緩緩言道:

“楚王殿下所言極是,鹽鐵之利,確當盡收朝廷囊中。

鐵之一事,尚算簡單,一紙公文,足以昭示天下。

唯鹽之一項,頗為棘手。現今販鹽者,多為世家大族之基業,且歷史悠久,根深蒂固。

若朝廷貿然收回,恐會激起波瀾,亂象叢生。”

李夜輕輕點頭,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

“此事不難,我朝收回鹽之所有權,並非意在斷人生路,

而是要掌握售賣之權,擇善而從,定販鹽之人。”

杜如晦微微傾身,眸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輕聲問道:“殿下,願聞其詳。”

李夜輕輕頷首,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此事說來倒也簡明。

我意將食鹽之售賣大權重歸朝廷掌握,即日起,凡販鹽運鹽者,皆需持有朝廷特發的鹽引,此引一年一頒。

若有人膽敢違抗朝令,次年鹽引便不再予其,自然也就剝奪了其售鹽之資格。

再者,朝廷需加強此方面之監管,無鹽引者,一律視為私鹽。

一旦查獲,便以竊取國家資財之重罪論處,刑至極者,斬立決!”

李世民聞言,目光微閃,溫聲道:“夜兒,你所言極是,只是此番籌劃,

於對抗那五姓七望勢力,以及充盈國庫,又有何具體助益呢?”

李夜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陛下容稟,此事不難。

五姓七望之所以能與我朝廷相抗衡,所倚仗者,不過鹽鐵、糧秣、民心所向,以及掌握文化傳播罷了。

而若要破其局,鹽之一道,便是首當其衝的突破口。

此計既為緩圖,便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