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大唐的窘迫

李世民聞言,眸光微亮,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笑意,輕輕頷首,言語間滿是嘉許:

“無忌你這一番話,倒讓朕對這李夜刮目相看。

十三稚齡,便懷凌雲之志,投身軍旅,不過三載春秋,已能獨當一面,鎮守一方,其勇武與擔當,實屬難得。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行事周全,步步為營,於文治之道亦展露鋒芒,若論治政之才,恐不輸朝中諸多老臣,實為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言畢,他目光轉向一旁靜默沉思的李靖,眼中閃爍著探究與期待的光芒,緩緩問道:

“李將軍,以你多年征戰的經驗與獨到的軍事眼光來看,這李夜在兵法謀略上,又當如何評判呢?

是否亦如其在軍政二途上所展現的那般,有著不凡的造詣與潛力?”

李靖聞言,微微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與深思,沉穩地答道:“陛下所言極是,李夜此人,雖年輕,卻已在戰場上顯露了其非凡的軍事才能。

他能猜測出突厥行蹤,而且第一時間有了計策。

佈局精妙,往往能於細微處見真章,以少勝多,以奇制勝,實乃不可多得的將才。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並不拘泥於傳統兵法,敢於創新,假以時日,其成就定當不可限量。”

"哈哈,卿家此言,倒是勾起了朕無盡的好奇與期待。

這少年郎,小小年紀,竟能引得如此讚譽,實乃非凡之才,讓朕心馳神往,恨不得即刻召見,親眼一睹其風采!

朕倒要看看,是怎樣的膽識與才情,能在這錦繡年華綻放得如此耀眼!"李

世民的笑聲爽朗,龍顏之上洋溢著由衷的喜悅與賞識。

此刻,魏徵緩緩上前,雙手交疊於胸前,行了一禮,語氣溫和而堅定:“陛下,我大唐有幸孕育如此英明睿智之後裔,實乃國之大幸。

然則,時局多舛,更為緊迫之事,乃是突厥之患蠢蠢欲動,邊境風雲變幻,

眾卿皆言其威脅日甚,那麼,我等又該如何籌謀,以御外侮,保我大唐疆土無虞呢?”

魏徵之言,猶如晨鐘暮鼓,瞬間讓喧囂的殿堂歸於一片沉靜,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凝重的氣息。

李世民的目光深邃而堅定,緩緩掃過殿前那幾位英姿勃發的將領,沉聲道:

“諸位愛卿,時至此刻,國之危難,非同小可。

朕欲問,你等麾下,尚能迅疾集結多少英勇之士,以衛家國?

再者,無忌,國庫之中,又能即刻調撥幾何銀兩,以資軍需,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的神色更添幾分肅穆。

將領們面面相覷,隨即各自低頭沉思,心中盤算著麾下可用之兵,以及即將面臨的嚴峻考驗。

而長孫無忌,作為戶部尚書,聞言則是迅速在腦海中翻閱著國庫賬目,計算著能夠動用的每一分資源,準備給出最為精準的答覆。

這一刻,大殿之內,雖無劍拔弩張之勢,卻彷彿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悄然凝聚,那是君臣一心,共赴國難的決心與勇氣。

半炷香的光景悄然流逝,李靖躬身行禮,其聲沉穩而富含敬意:

“陛下,長安城內,現下僅餘兩萬精銳,然此等兵力多為固守城池之師,其戰力與陛下麾下威名赫赫的玄甲軍相較,自是難以並肩。

往昔,軍中大權多掌於太上皇之手,我等初承皇恩,尚未能全然接掌,

故眼下唯徑陽之地,尚有三萬守軍可供即時調遣,以應不時之需。”

長孫無忌緩步上前,神色凝重,輕啟朱唇,對陛下言道:

“陛下,然國庫之狀,實乃捉襟見肘,空虛已久。

此刻若欲籌措軍資,唯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