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可以垂簾聽政,只要她還在,大楚就不會亂。
“太后倒是被宮人們救了出來,只是臉被燒傷,暫時還見不得人。”
高太師才說完,趙中丞立時心生警惕,這麼巧啊,小皇帝燒成一團,看不出來人樣,皇太后又被燒壞了臉。
那這個是不是小皇帝?宮中的太后還是不是原來的太后?
都是讀書人,誰還沒一肚子算計呢。
趙中丞看了看周圍跪倒一片,哭得如喪考妣的文武大臣,心下暗自盤算著。
御史臺下設三院:臺院、殿院、察院,此事正該由察院的監察御史們去查。
大臣們哭完以後,便開始依規矩選治喪官員,還得通知各寺廟道觀,得敲鐘三萬杵。
除了幾名顧命大臣外和禮部官員,留在宮裡繼續商議治喪事宜後,其餘人等只能回府衙等通知。
不多時,京城的鐘鼓樓及各寺院道觀,按點響起連綿鐘聲。
自皇帝駕崩後,大楚子民百天內不許玩樂、一月內禁嫁娶。
郭銘急得在柏樹下轉圈圈,抬頭看到趙中丞回來,忙迎上去,“怎麼回事?皇上駕崩了?”
“嗯,高太師在主持呢。”
郭銘家裡可是有真正的小皇帝,當下懷疑宮變的幕後黑手便是高太師。
一來他本身就是就是首席顧命大臣,又是宰相,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二來高太師時常出入禁中,和皇城司的大太監過從甚密,而皇城司除了有蒐集情報的親事官,還有負責護衛皇宮的親從官。
根據章東家所述,昨晚必然有皇城司親從官參與,否則宮門如何能開?
皇帝大行之後,禁軍和街道司開始配合宵禁,京城百姓不能犯夜,同時他們還領到一件秘密任務,全城搜查逃出來的宮女和太監。
畢竟皇帝那麼小,不可能是自己逃出來的,定然有人幫忙,而且經比對值班人員名單,確實發現少了幾名宮人。
不過幸運的是,他們的目光對準了宮人,卻沒注意冷宮妃子和三清殿的道士。
郭銘下值後,一路憑著腰牌才順利回到家中。
他第一時間找到章小林,“最近風聲很緊,千萬不要出門。”
“不出門也不安全,你家有秘室嗎?”
他們一行人出來時,已經有小販出來擺攤,指不定行蹤早已暴露。
郭銘跺腳道:“以前是沒有的,不過,我可以讓下人們現挖一個。”
章小林看了看外面臉色嚴肅的下人們,“他們可靠嗎?”
大楚挺人性化,很少有賤籍奴婢,下人們通常是僱傭制,這也意味著主人無法完全掌控他們。
郭員外在一邊打著包票,“放心,都是從汾城跟過來的老人了。”
當晚,夜深人靜之時,郭銘命人在廂房窗戶掛上厚簾,移開床架,就在床下位置開挖地下室。
至於掛上窗簾的原因也很簡單,因京城房屋密集,恐有火患,故而火禁甚嚴,晚間全城不許燃燭。
除了報備過要祭祀用火的人家外,其他未曾報備的,一經巡查人員發現,都會在門上做上記號,招來官府盤問。
故而用將窗子遮住,避免燈光外露,大夥便可趁夜挖土。
章小林撓了撓頭,“挖地下室可行,只是挖出來的土方,堆在哪?”
這新土和舊土堆在院子裡,一眼就能看出不同來。
而且京城居,大不易,這棟宅子是靠著東珠後買的,雖比之前大些,但也不至於大到可以種菜。
沒有菜圃,土就不能撒進去,而且現在是冬天,臨時搞個菜園子出來,顯得很突兀。
一行人在房子周圍轉了一圈,除了門口養著魚的大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