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伯在大王手落在他身上時,渾身一顫,表情尷尬。
內心自語,他是自身所屬氏族互相妥協選出來裡鎮任職的,有些事涉及氏族爭鬥,他要小心,不能說,要不然他給出意見,可是整個風氏的意見。
鬼夭由自身考量所決定的,他比較願意卜祝史三者共進退,有了責,一起擔,有了功,一起享。
但除了大王,殷明面上最高的官員,掌握占卜與祭祀的人,不太可能受責。
他們三人可是貞人集團的,雖然貞人集團不止三人,但是還在任職的只有他們,其餘大多就是個名聲,或者等時間到了再任職。
再者說,他鬼夭只是一個記載的人,出什麼謀,劃什麼策啊。
風和伯當先一語,“大王,不要為這些反賊氣壞了身子。”
大王的視線不再在三人中飄蕩,轉而直盯著風和伯,“哦,風愛卿,可是腹有良策。”
風和伯訕笑道,“大王謬讚了,臣惶恐,實在是想不出”
大王在他的肩膀處重重拍兩下,直視向鬼夭,“鬼愛卿,你有何見解,不要說沒有,也不要說想聽餘一人的見解,餘一人只想聽你說。”
鬼夭一時真有些騎虎難下,糾結老半天,眼睛不斷在秦馭和風和伯之間搖擺。
這一切都被大王看在眼中。
直到秦馭和風和伯都表露出微不可察的點頭痕跡,鬼夭這才鬆口氣。
但是,他不能全說出來,要一起背鍋,他一人可不幹。
這是常年混跡官場的基本要領,功,最好獨享,過,人越多越好。
鬼夭立刻雙手高舉過頭頂,“大王,臣和李大人與風大人願全力支援大王的決斷。”
秦馭很震驚,跳板這麼高嗎,不是還在問有什麼辦法嗎,你咋跳到願意支援這裡來了,還有,我可沒說這話啊。
大王比較滿意鬼夭說的此番話語,然後再度看向風和伯,風和伯邊笑邊點頭稱讚,表示他絕對支援。
最後,大王終於看向秦馭。
“李愛卿,你的高見呢?”
秦馭知道,他剛剛想的沒說這話,可這下不得不說了。
“臣也願意支援大王的決策。”
大王像是不懂,“哦,李愛卿,餘一人有何決策,說來聽聽。”
秦馭頓時汗流浹背,壞了,忘了鬼夭說的是決斷,而他說決策。
看上去決斷和決策差不多,但裡面的門道,可多著呢。
決斷就從這裡的意味來講,決斷決斷,字面意思理解是決定的判斷,可卻有鬼夭不懂大王的高見,或者是大王還沒做出的意思,而鬼夭支援大王,表面他鬼夭拐著彎點出,卻不明說,給出模糊的他願意跟隨的實際意思。
但是決策呢,決定的策略,決定什麼策略了?你說啊。
這說明秦馭知道大王的所想,也說明他也是這麼想的,表面他內心對這事是有想法有對策的,還有臣子揣度帝王心思的意思在裡面閃爍,一字之差,看上去大意也差不多,但就是這一字,直接暴露。
所以啊,無論做事,還是說話,要慎重,最好簡單的過一遍腦子,要是不著急,就多過幾遍腦子,仔細確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哦,對了,不要拿簡愛就是簡單的愛來理解,這種不單是表面,看的是內裡的意思,根本不是簡單的愛。
秦馭結結巴巴的,“臣臣臣”
他在結巴會後,大義凜然道,“無論大王做何種決策,臣都跟隨到底。”
大王饒有深意的看著他,看的他發慌。
大王沒在糾纏,“既然三位愛卿都同意,那餘一人便召集眾諸侯,共同討伐逆賊。”
“大王高見。”
“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