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璟熠直奔紫宸宮而去,步履間沒有了往日的從容平穩,顯得急切而匆忙,雖然他心中有了答案,但還是渴望得到確認。
之前種種不同尋常之處,他並非沒有懷疑過,只是從來不敢奢望,所以從來不沒有朝這個方向去想過。
紫辰宮是皇帝的寢宮。
皇帝已經準備入睡,聽內侍稟報太子求見,很是納悶,大半夜的不回他的太子府,跑來找他幹嘛?難道是出了什麼急事?
王總管細心的拿過一件厚實的外袍為他穿上。
皇帝出了內室來到外殿,看著等候已久的兒子問:“出什麼事了?怎麼還沒出宮?”
顧璟熠沒回答他,而是迫不及待的直接問出了口:“父皇,兒臣與蘇侯之女是不是本就有婚約?”
皇帝一挑眉:“喲,這件事你知道了?”
得到了確定的答案,顧璟熠微微鬆了一口氣,眼角眉梢都是顯而易見的笑意。
皇帝看自己兒子難得不再冷著一張臉,有了幾分暖意,道:“當年你母親與蘇夫人形同姐妹,這是她二人做下的約定,不論誰生了女兒,將來都要給另一人做兒媳。”
“原來,那丫頭生下來就註定要當我妻子。”顧璟熠頓時湧現出無限的歡喜。
隨即,他埋怨的眼神看向皇帝:“這麼重要的事,父皇為何不早告訴兒臣?”
皇帝立刻變臉:“你還好意思怪朕?朕多次跟你提起婚事,哪次不是一張口就被你拒絕了?
算起來,你總共拒絕了三次。
第一次,蘇侯回京的慶功宴前,朕特意招你去御書房問你婚事,本想著若你同意,等宴會後就與蘇侯商議先將親事定下來。
那時候你剛剛回到京城,沒有任何助力和依仗,朕本想定下這樁婚事,有寧安侯和鎮北侯在朝中的威望扶持,你在朝中的路會通暢許多。
結果你一開口就拒絕了,朕也聽聞過你與那李太傅之女的傳言,不想當一個棒打鴛鴦之人。
還曾想,若你真的心中另有其人,朕便當次不守信諾的小人,跟蘇侯退掉這門婚約,畢竟此事在京中知之者甚少,對你二人都沒有任何影響。
第二次,朕和蘇侯本已將事情基本談妥,中途你來了,想著正好順道問問你的意見,結果你當著蘇侯的面張口就拒絕了,朕當時心口堵得差點背過氣去!
第三次,朝堂上,大臣們上奏求朕為你選妃,朕問你的意見,結果你竟然當著未來岳父的面要求選妃,後來沒有選任何人,又說一年內不議親。
你讓朕怎麼跟你說?最後朕被你氣狠了,索性懶得再管你!
若不是你一再犯蠢拒絕,那丫頭早都進太子府了,你若再努點力,說不準現在朕的小皇孫都有了!”
顧璟熠安靜的聽完,越聽越懊惱,恨不得回到過去掐死曾經的自己。
怪不得之前蘇侯每次見到他時,眼神裡都是審視、打量甚至挑剔,原來是站在岳丈的位置在看女婿。
原來,父皇早已為他籌謀好了一條路,是的,若蘇侯回京時,他與小丫頭定下婚事,那他在朝中的路會順暢許多。
若他當時知曉了這婚約,會答應與小丫頭訂婚嗎?
應該會的,他當時雖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思,但他並不討厭這個女子,而且她還救了他一命,他對她有好感,也有感激。
但也許不會,因為當時形勢惡劣,前途渺茫,他不知道自己將會落到一個怎樣的下場,他不想連累她,或許還是會拒絕。
但在他意識到自己的心思後,隨著形勢的好轉,一定會早早請求賜婚,將婚事定下,那麼待小丫頭及笄禮一過,他們就可以舉行大婚之禮了。
小丫頭並不反感自己,也非離經叛道之人,若知曉這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