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趙國代表團一路慢悠悠還每座城市舉辦拍賣會,夏國代表團則是一路快馬加鞭。
這天,夏國代表團終於進入夏國境內,華在也公開了身份。又過了些時日,到達了夏國都城東都。
東都,這座古老而繁華的城市,以其宏偉的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開放包容的學風聞名遐邇。
王爺華與馬傳書踏入東都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百姓們衣著光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彰顯著夏國的繁榮與昌盛。
剛進入城門,就受到了夏國三皇子等人的熱情接待。華在也算三皇子的財神爺,自從與華在聯合,三皇子沒少賺。
三皇子笑著對華在說道:“華兄,我可是仰慕已久,早就想當面請教,不曾想直到今天才得償所願。你們一路辛苦了。我已在宮中設下盛宴,只待兄長前往。”
華在拱手謝道:“多謝三殿下美意。”
眾人便向皇宮行去。
皇宮之中,張燈結綵。夏皇高坐龍椅之上,看到華在到來,眼中也滿是欣慰之色。畢竟華在、馬傳書二人盛名在外。此番夏皇親自出席宴席,足以看出華在在夏國的影響力早已不同尋常。
同樣是皇帝,華皇連華在的面都沒見過,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華在不由得對夏皇有了幾分好感。
宴會上,歌舞昇平。夏皇端起酒杯,對著華在笑道:“朕早聞王爺大名,著書立說,創辦新學校,建設武岡新城,發明系列新產品,經商難逢對手,建立新型軍隊,鬥皇子抓太子,就想王爺定是當世奇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華在連忙起身恭敬回道:“陛下謬讚,外臣不過略盡綿薄之力,不足掛齒。”
這時,三皇子站起身為華在斟酒,說道:“華兄此來,定能為我夏國帶來更多新事物。”
華在微笑著接過酒杯,“殿下抬愛,華在自當盡力。”
酒過三巡,夏皇看向華在,眼神帶著深意,“王爺才華橫溢,可願留在夏國輔佐朕?”
華在心中一驚,他雖對夏國有好感,但夏國並非自己故土。他沉思片刻後回道:“陛下之恩,華在感激不盡,但夏國雖好,外臣恐難以留下。”夏皇微微皺眉,卻也不好強求。
宴會結束後,華在與馬傳書回住所途中,馬傳書擔憂地說:“王爺拒絕得如此乾脆,怕是得罪了夏皇。”華在搖搖頭,“無妨,我們本就只為交流而來。”
第二日,講學之地設在東都的學府——文昌書院。書院門前車馬喧譁,人聲鼎沸;書院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王爺華在與馬傳書在夏院長的陪同下來到書院,學子們早已等候多時,臉上洋溢著期待與敬仰之情。
王爺緩步登上講臺,目光如炬,掃視全場,隨後緩緩開口,聲音渾厚而富有磁性。
“今日,本王欲與諸位探討的,乃是‘治國之道’與‘為人臣者’的準則。”
臺的學子們皆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地聽著。華在接著說道:“治國之道,首重民生。民富則國安,民強則國強。為官者應清正廉潔,不可魚肉百姓。”眾學子紛紛點頭稱是。
講完治國之道,華在話鋒一轉說起為人臣者的準則,“為人臣者,需忠君愛國,然君若不仁,亦不可盲目愚忠。”
這話一出,在場之人皆是一愣,夏院長臉色微變。
華在卻神色坦然,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
接著,他旁徵博引,從古代聖賢的教誨到當世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馬傳書也在一旁適時補充,與華在王爺一唱一和,將自己的學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