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相繼拿下撫順和清河之後,明朝震驚之餘又相當生氣!
不光是大臣們義憤填膺個個要收拾努爾哈赤,就連萬曆本人也是相當憤怒,堂堂建奴居然敢如此放肆,既然如此,那就真正的打一仗,讓後金看看明朝的實力!
萬曆想了一圈,最終拍板,讓楊鎬擔任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楊鎬,萬曆八年進士,當過知縣,又當過御史,打過蒙古人,還打過日本人,看上去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撫順被攻破之後,原本在老家的楊鎬因為熟悉遼東軍事,就讓他擔任兵部侍郎經略遼東,而楊鎬到了沒多久,更壞的訊息傳了過來,後金又把清河給攻了下來!
萬曆為了給楊鎬加油助威,特地讓人從北京帶來了尚方寶劍,這個劍的唯一作用就是可以先斬後奏,並且可以砍了總兵以下的官員,而萬曆這麼做的目地只有一個。
鼓勵楊鎬,朝廷對這件事情很重視,你不要把這件事情搞砸了!
拿到尚方寶劍的楊鎬很興奮,第一件事就是砍了從清河跑回來的將領,以此來告訴所有人,當逃兵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
後金是七月份攻破清河的,而楊鎬集結軍隊完畢已經到了當年的冬天,楊鎬看到人都到齊了,他自己想打,朝廷裡那幫老油條也天天催著他打,理由只有一個,缺糧食!
不過最終考慮已經到了冬天,楊鎬決定等等再打!
根據史料記載,明軍這個時候的人數有說二十萬的,也有說十二三萬的,還有的說八萬的,所以我猜測明軍的人數至少有十萬,因為還有朝鮮軍隊!
而後金軍隊的人數在六萬左右,所以這場戰鬥基本是勢均力敵的,因為朝鮮軍隊實在是不經打!
就這樣,薩爾滸之戰正式打響
楊鎬將自己的十萬大軍分為了四路,分別由總兵馬林攻打北面,杜松攻打西面,李如柏攻打西面,劉綎攻打東面!
這四個人裡面,馬林和杜松還有劉綎都是身經百戰的人,李如柏則是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的弟弟!
而明軍號稱四十七萬大軍,楊鎬還害怕努爾哈赤不知道他已經出兵了,就順帶著將行軍路線和出兵時間通通告訴了努爾哈赤!
由此可見,楊鎬想的實在過於簡單了,在他的認知中,可能就是努爾哈赤在原地等待著明軍過來砍,然後砍完,想朝廷報個捷,最後自己繼續回家養老,過上田園生活!
說實在話,我到現在都搞不懂楊鎬是怎麼想的,即便努爾哈赤的人站著讓明軍砍,剛才已經說過了,雙方人數差不多,你還分兵,就是站著不動讓你砍,也是需要時間的。
而楊鎬手底下的人和他想的一樣,衝的最快的是負責西面的杜松,杜松由於跑的太快,第一個被後金軍隊收拾,最終全軍覆沒!
後金軍隊擊敗杜松部之後,緊接著開始尋找起來了下一個目標,而倒黴的馬林則成為了努爾哈赤的下一個目標,當馬林聽說杜松部被全部殲滅的時候,心裡非常恐懼,因為在他的眼中,杜松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手底下還有幾萬人,就這麼全死了。
主將一慫,下面計程車兵們自然也就慫了,所謂將熊熊一個,兵熊熊一窩是也!
就這麼著,馬林的內心有了動搖,看到人也不敢主動進攻了,幾次想撤退,都被人勸了下來,只好開始原地防禦!
而後金軍隊觀察了一會,發現馬林部是個軟蛋之後,便發起了進攻,馬林直接扔下自己的人就跑了,副將麻巖戰死,明軍全部被殺。
至此,馬林部也全軍覆滅!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一直認為馬林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可是當我知道馬林的結局的時候,也不由得敬佩起來!
史書記載,馬林跑了之後,被降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