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銓被俘虜之後,遼陽才算徹底平定下來,努爾哈赤原本想嚇唬一下張銓,威脅要殺了他,可是張銓壓根不怕,反而將自己的脖子伸了出來!
這一幕,讓努爾哈赤起了招降張銓的心思,雙方就張銓的投降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賽!
正方代表努爾哈赤先開口:“你投降吧,榮華富貴任你選擇!”
反方張銓:“我們老張家世代深受皇恩(張銓的父親是兵部尚書),我要是投降你,豈不是要遺臭萬年?”
正方代表努爾哈赤:“你都被抓了,還談什麼遺臭萬年,哪裡有人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
張銓不為所動,堅決不肯投降,努爾哈赤無奈之下,打算放棄了,決定殺掉張銓,努爾哈赤這輩子殺過很多人,張銓想招降,可人家就是看不上他!
眼看著張銓就要死了,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站了出來,想繼續勸一勸張銓,畢竟皇太極也覺得張銓是一個人物!
“汗之子四貝勒,憐惜張銓而欲養之”
而很明顯,相比於努爾哈赤的直接,皇太極是動了一番心思的,皇太極一上來就拿宋朝的宋徽宗和宋欽宗舉例子,說你看宋朝,當初人家兩個皇帝都被金人俘虜了,不是也照樣投降了,你為什麼就不肯投降呢?
這裡也說明皇太極對歷史很瞭解,而這也證明皇太極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人,尤其是對於明朝來說,這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當時的後金人來說,大多數都是文盲,肯讀書的基本沒有,而皇太極就不一樣,不僅僅知道,肯定還研究過歷史,要不然也不能說出來這種話!
張銓聽完之後,很是不屑一顧,他對皇太極說,宋徽宗和宋欽宗不過都是軟弱的人(暗指沒有骨氣),我怎麼能和這兩個人相比較,我要是怕死,不光丟我們家的人,讓我們家皇上都丟人!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皇太極也不相勸,他知道這是一個忠臣,也勸不動,這種人他尊重,可是也不希望明朝有太多這樣的人!
對於後金尊重的人,他們給了張銓最大的尊重,張銓穿好自己的衣服之後,對著北京的方向拜了拜,然後自殺了!
張銓死後,後金厚葬了張銓!
而張銓雖然死了,可是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就在明軍正規軍全部死的死,跑的跑的時候,有一個小人物,正在向遼陽而來!
這個人不是很有名,並非很有名的大臣或者武將,對他而言,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明朝人而已!
他叫張神武,當他知道後金軍隊已經攻下瀋陽的時候,便帶著自己的家丁二百多人前去支援,出了山海關之後,就得到了訊息,遼陽失陷了,而袁應泰也自焚了!
這個時候,即便張神武撤退,別人也不會說什麼,而張神武卻說,自己奉了袁應泰的命令來支援遼陽,所以自己一定要去!
一旁的人就問他,遼陽已經失守了,你現在去還有什麼意義呢?
張神武的回答只有八個字!
“無城可守,唯有殺奴!”
而這八個字,正是張神武的人生真實寫照!
遼東巡撫薛國用很不客氣的問張神武,你就這區區二百人,怎麼殺奴?
張神武告訴薛國用,不能殺奴,那麼就被奴殺!
看著眼前的張神武,薛國用被深深地震動了,這是真正的勇士!
而張神武的結局,也不出意外,被後金軍隊殺死在了遼陽城外,隨行的二百餘人,無一倖免!
而皇帝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是很感動,就追封張神武為都督同知,立祠廟祭祀,並蔭一子世襲正千戶職位。
而當時監軍御史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被張神武的事蹟感動,找人畫了一幅張神武的畫像,每次出征的時候都讓全軍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