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熙點出來的這三個人分別是刑部尚書齊世武和兵部尚書耿額還有都統鄂善。
這三人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解釋,畢竟這種事情要是被查實,幾個腦袋都不夠砍得。
康熙看著這三個人不肯承認,很是不以為然,既然你們不承認那我就拿出證據來,不怕你們不認賬,死也要讓你們死一個心甘情願。
隨後,康熙告訴這三個人,自己用滅族來威脅當時參加飲酒的都統都圖,都圖就寫出了一份名單來。
估計到這裡的時候,齊世武三個人估計都傻眼了,只不過更讓他們傻眼的還在後面,康熙馬上就讓人又帶過來了一個人,齊世武等三個人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更害怕了。
這個人叫張伯良,官職雖然不高,和都圖一樣都是都統,但是這個人參加過飲酒。
齊世武等人見過這個人。
康熙點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都參加過託合齊舉辦的飲酒宴會,並且還都是帶兵的。
託合齊當時的職務是步軍統領,他的官位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頭,叫九門提督,這個九門提督不但有軍隊還履行警察的職能,可以說這個職務非常重要,不是皇帝的親信壓根就當不了。
而耿額是兵部尚書,這個就不多解釋了,掌握兵權。
齊世武自己又是刑部尚書,手底下管著牢房,手底下自然也是有點人的。
更關鍵的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愕善和都圖還有被綁著過來的張伯良等人,這些人都是都統,手底下都是帶兵的,換句話說這些人都是有軍方背景的。
九門提督加兵部尚書再加刑部尚書最後加一些軍隊將領。
這麼多有軍方背景的人在一起飲酒,能談一些什麼話呢?更關鍵的一點是,這些人又和太子胤礽的關係又很密切,你說康熙會怎麼想?
第一反應肯定會是
這些人是奉了胤礽的命令,藉著飲酒這個藉口來商量事情的,太子找一些帶兵的來商量事情,能是什麼事情?
確實,除了搞政變,我也想不出來還能幹什麼。
這是康熙最真實的想法。
既然張伯良被抓了,雙方肯定要對質,從張伯良被綁著帶過來這一幕來看,估計來之前已經被審問過了,打的實在是受不了才招的,至於招的什麼內容,除了康熙所想的,估計也沒有別的了。
做為都統來說,張伯良估計沒有什麼政治頭腦,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有多可怕,而齊世武等人是知道的,所以堅決不承認。
沒想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張伯良又供出了一個同黨。
這個同黨叫烏禮,是一個副都統!
這就不好玩了,因為齊世武等人和這個烏禮確確實實有來往。
這個烏禮本身就是滿清宗室,而愕善的家和烏禮的家住的比較近,所以有來往其實也很正常,而齊世武的解釋是說自己工作需要,和烏禮有交往也很正常。
都正常,那我還在這裡說個屁?
康熙對這兩個人的解釋明顯是不信的,還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朕不得實據,豈肯屈無辜之人?”
意思就是,我沒有證據能夠冤枉你倆?
事情到這裡,齊世武等人算是解釋不清楚了,這兩個人背景其實也挺深的,萬萬想不到康熙會突然發難。
齊世武是佟佳氏,清初五大臣的後人。
愕善是郭絡羅氏,也是清初五大臣的後人,
而這兩個人呢,也還有親戚關係,因為額善的母親是佟佳氏的人,所以愕善在私底下問齊世武叫舅舅。
佟佳氏之前我們介紹過,這裡就不細說了,只說一點,康熙的生母就是佟佳氏的人,佟國維的親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