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章 清官第一

我記得前幾年的時候,央視播出過一部電視劇叫于成龍,反響很好!

只不過,真正的于成龍其實並不是電視劇中完全還原的了那種,許多東西電視劇不會拍出來。

萬曆四十五年,于成龍出生,他的母親在不久之後就去世了,而於成龍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和于成龍雖然不是親生母子卻勝似親人。

一般來說,能讀的起書的人家庭條件就不是一般人,于成龍參加鄉試考試的時候,因為看不慣主考官收錢,就在自己的試卷中將這個觀點寫了出來。

這一年是崇禎十二年。

當時的局勢什麼情況大家都清楚,當官的收錢辦事就已經不錯了,而於成龍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將這件事情捅了出來,按理說這件事情捅出來以後于成龍的仕途基本就完蛋了,可偏偏這哥們硬是參加了會試。

史書上面說,于成龍參加完會試之後就藉口回家照顧父親去了,其實在我看來估計成績不是很理想。

清軍入關以後,于成龍接著考試,可偏偏自己不是讀書那塊材料,無論怎麼考就是考不上,最終因為自己家裡和年齡的原因放棄了。

順治十八年,于成龍響應清朝號召去廣西羅城當了知縣,當時的于成龍已經四十四歲了,其實大家翻一翻明清的史書,科舉高手大有人在,別人到了這個年紀都入了閣了,而於成龍好不容易才當上個知縣。

在古代讀書人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做官的夢,說這話的時候大家不要笑,古代人讀書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做官。

無論貪腐也好,還是選擇實現抱負和自己的理想,這些都只能當了官以後才能實現。

這就是現實,也是讀書的意義所在!

當時于成龍走的時候,家裡人都不同意,可於成龍很固執,一定要去當這個縣令,于成龍有個口號是這麼說的

“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

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其實我是很無語的,因為一個縣令,清朝確實不缺這麼一個縣令,可比起來於成龍後來的成就,清朝確實少不了于成龍。

剛開始的時候,于成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好事能落到自己身上,等到真正到了廣西的時候,于成龍傻眼了!

首先,廣西這個地方比較荒涼,當時的形勢也不是很穩定,李定國時不時就鬧騰一下,所以羅城這個地方那是相當不穩定,于成龍找人一打聽,自己的前任和前前任,一個死了一個跑了,說什麼也不在這個鬼地方待著了。

既然如此,于成龍索性就去縣衙報到了,到了縣衙之後才發現縣衙也不過就是幾間茅草屋,讓僕人一問才知道,城裡壓根就沒有多少人。

敢情這個地方居然是這麼個地方。

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一點,王守仁和于成龍都深有體會,兩個人家庭背景不一樣,王守仁是屬於大智若愚,所以想起來了去搞哲學,而於成龍則一心要在仕途上面爭口氣。

所以,當僕人問于成龍怎麼辦的時候,于成龍告訴他們,既然沒有縣衙,那就找一個寺廟辦公吧!

就這樣,于成龍選擇了在附近的一座關帝廟裡面辦公。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下來,于成龍治理羅城的突出成績被上級領導發現,當時的兩廣佈政使金光祖很看好於成龍就推舉他升了官。

看著沒什麼毛病,于成龍踏實肯幹,所以被上級領導提拔,表面上看是這樣的,但是如果我們要仔細一些的話就會發現,金光祖和于成龍是認識的。

所以說,混官場的人,能力可以一般,人際關係這方面一定不能一般。

于成龍這個人,官場上其實挺會來事的,不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