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的東西是國家財產,但這漁村一年要經歷多次颱風。
颱風一來,部隊官兵都會參與抗臺搶險。
軍民共建,每一次部隊來海訓,打多少魚地方上都不會管。
這次的收穫真的很大,十幾網打下來,至少有兩三千斤。
大黃魚、黃姑魚、墨魚、魷魚、秋刀魚。
梭子蟹、海鰻、蛤蜊、花蛤、大龍蝦、對蝦、竹節蝦應有盡有。
孫亮見老屈叔一臉羨慕,立即告訴他:“老屈叔,這東西是專門找人做的。”
“東西是好東西,可就是太貴了。”
“你知道不?剛才那一桶扔下去,可就是幾十塊錢吶。”
啊?
就那麼一小桶,要幾十塊錢?
吃個魚花的比肉價錢還高,誰捨得啊?
在老屈叔的心中,魚自然是沒肉值錢的。
魚是海里自然生長的,不花精力,想吃就去捕。
可養豬,卻不容易,養大一頭豬,至少得一年,還得每天餵它吃。
實在太麻煩。
海邊的人,沒有誰會認為魚比肉貴。
“這代價也太大了!那不行,就算是真好,那也划不來。”
孫亮點頭:“是啊,裡面用的全是好東西,還得放好藥材,要不然哪能引得來這麼多魚?”
有道理、有道理。
老屈叔是淳樸的漁民,孫亮的話一出,他立即信了。
當然孫亮也沒說假話,這東西用的配料,的的確確不便宜。
大家收拾好就回了家。
這麼熱的天,帶多了也不行。
好在李欣玥帶了點草藥過來,把它放在水裡,魚就不會死。
但是,也保不了幾天。
挑來挑去,最後挑了三百多斤,有魚也有蝦還有貝。
看上去挺多的,回去大家一分,也剩下不了多少。
餘下的,陳銘川讓人全部送去了各連隊。
今晚大夥去尖刀連吃晚飯,不用自己燒了。
收拾好,大家出門。
陳屹恆牽著媽媽的手,抬頭問道:“媽媽,今天晚上我們要去看珍姨表演是嗎?”
李欣玥朝自家兒子點頭:“對呀,想去看不?”
小傢伙閃著亮晶晶的大眼,用力點頭:“想看,我還沒看過呢。”
好吧,去年錯過了,這一次就補給兒子嘍。
“嗯,一會吃了晚飯就去。”
萍萍與芳芳也很興奮,這時代娛樂實在是太少了。
而且部隊文工團,也不是經常演出的。
她們早早的就洗好了澡,就等著出發。
“姐,這外面真好玩啊!跟著新葉姨,真好。”
姐妹倆從來沒出過遠門,除了部隊就是老家,而且也沒人帶她們玩。
李萍萍也這麼認為:“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
“我高中畢業要是還不能考大學,我就跟馬珍姨學唱歌。”
芳芳不會唱歌。
“等我高中畢業,我就跟新葉姨學醫術!”
姐妹倆這一次真的開了眼界,心中也有了更高更大的理想。
租來的農民房離尖刀連五分鐘的路,吳民強過來接他們了,一行人往駐地而去。
他們沒有發現,在屋角有兩雙眼睛正盯著他們的背影……
“哥,小魚說那個女的是陳哥哥的媳婦,她肯定是騙我的,對吧?”
蘇沫沫的身邊站著一個二十七八的年輕人。
一雙大眼充滿了慾望,那雙死魚一樣的眼睛,盯著李欣玥就捨不得移開了……
“特麼的,太美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