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看《你好!李煥英》有感

前天下午特地去看了電影《你好!李煥英》,沒有太多讓我哭的場面,我一直納悶!只有看到媽媽對賈玲說希望她健康快樂,尤其是賈玲一路狂奔,淚流滿面……我才找到共情點。為什麼?沒有陪伴成長的母女嗎?我是一個薄情的女兒嗎?

賈玲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我不是!幾年前媽媽一直問我,說我小時候是那麼好(乖巧懂事成績優秀),為什麼現在這樣?她甚至說了一句俗語“好狗變成了癩狗”。一直問我自己,為什麼?很小很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農村重男輕女(尤其是喊在嘴上的媽媽),骨子裡要強不服輸的我,從小到大對於父母,我早就形成了討好的性格,壓抑自己的需求(我家物質不缺,精神上的平等),默默付出自己的努力。童年的記憶中,深秋的下午,大人們在割河邊的蘆竹,我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突然發現河那邊的一個人騎腳踏車,去往外婆家的方向,我以為是媽媽,於是我選擇了一路狂奔淚流滿面,但我已不記得這個事情的結局。

環境(原生家庭)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媽媽出生於1949年,外公是私塾先生,媽媽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媽媽聰明能歌善舞,11歲外公不幸去世,媽媽只上了四年級,可是她成績好人緣好,輟學後老師上門做工作也未果,媽媽有個閨蜜是小學老師,她只要遇到我都會說,媽媽多麼善良多麼聰明。後來媽媽先後到了豬毛廠文娛隊做裁縫,一直堅持識字學習,現在媽媽可以寫借條記賬看報,還用電腦。外公與爺爺是好朋友,去世前把一家老小託付給爺爺,媽媽四個姐妹都跟爺爺學裁縫。媽媽跟爸爸同年,奶奶一直:()天堂沒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