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袁熙說道:“天光忽已暮, 地暗影難舒。 為報君恩重, 令我行意疏。 干戈雖未動, 支策愧當初。 雷雨驚夢殘, 動心悔有無。仲達愧對使君,還望使君莫要責怪!”
袁熙聽完司馬懿的詩,一臉的無奈,說道:“既然仲達心意已決,我祝仲達日後在大將軍府飛黃騰達!”
說完袁熙與鞠付等人上馬離開了,後面劉順等人看著袁熙只是一陣冷笑,而司馬懿聽完袁熙的話,只是低著頭。
袁熙沒有在鄴城過夜,因為他現在非常興奮,因為司馬懿沒有叛變,而且告訴了袁熙特種營已經基本建設完畢。因為司馬懿所念的詩並不是要表達對袁熙的歉意,而是一首藏頭詩,把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天地為令,干支雷動”,正是袁熙所設立的特種營,“干支營”的暗號。
所謂“干支營”,就是死士營。整個營都是以天干地支為代號相互交流,共計十個隊,每一個甲子六十人為一隊。袁熙也只認識十個隊的隊長,他們手裡的甲子牌都是袁熙親手交給他們的。而且袁熙跟所有的甲子隊隊長都發了血誓:干支營的人會確保袁熙的安全,完全聽令於袁熙。不過為了方便聯絡,袁熙製作了兩個令牌,分別是“天、地”兩個令牌,專門用來聯絡或釋出臨時任務。其中,“天”字令牌在袁熙手上,“地”字令牌在司馬懿手上,“天”字令牌大於“地”字令牌。
這也是袁熙為何走前強調了一下“大將軍府”,那是因為袁熙想讓司馬懿把干支營的人偷偷安排到大將軍府裡。
當然這也是袁熙給干支營的特權,就是說干支營計程車兵平時可以自由行動,甚至沒有長“天地命令”的時候,干支營的人想幹嘛就幹嘛。但是一旦用到他們,他們就必須賣命,因為袁熙用了普通士兵八倍的投入來養干支營的人。
也正是這樣,袁熙才能安心地離開鄴城,這趟鄴城之旅算是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