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別地來的和尚還好,但凡姓‘唐’的,休想有活路!”
行者道:
“我們正是唐朝來的。”
樵子道:
“那妖怪正想吃你們呢!”
行者笑道:
“真是造化!造化!但不知他們怎麼個吃法?”
樵子道:
“你要問他們怎麼吃?”
行者道:
“若是先吃頭,還算好玩;要是先吃腳,那可就麻煩了。”
樵子道:
“先吃頭和先吃腳有什麼區別?”
行者道:
“你沒經歷過,不明白。要是先吃頭,一口把頭咬下,我當場就死了,他們怎麼煮炒烹煎,我也不知疼痛;可要是先吃腳,啃了膝蓋,嚼了大腿,直到吃到腰骨,我卻急著死不了,那不是零零碎碎地受罪嗎?所以說,這才叫麻煩!”
樵子道:
“和尚,他們才沒那閒工夫呢!”
“只會把你抓住,捆起來,整個蒸著吃了。”
行者笑道:
“那更好!更好!疼倒是不疼,只是憋悶些罷了。”
樵子道:
“和尚,你別胡說八道了。”
“那妖怪身上有五件寶貝,神通廣大無邊。”
“想護送唐僧安全過去,恐怕得發幾場昏頭才行!”
行者道:
“發幾場昏?”
樵子道:
“得發三四場昏才行!”
行者道:
“沒關係,沒關係。”
“我們一年到頭,常發七八百個昏,這三四個昏算什麼?”
“發幾下就過去了。”
好一個大聖,全然無懼,一心護持唐僧,撇下樵夫,邁步迴轉,徑直走到山坡前的馬頭旁,對唐僧說道:
“師父,沒什麼大事。”
“就算真有妖怪,也不過一個兩個罷了,只是這裡的人膽子小,放在心上罷了。”
“有我在,怕什麼妖怪?走吧,趕路吧!”
唐僧聽了,只得放下心來,繼續前行。
然而正走著,回頭一看,先前報信的樵夫竟不見了。
唐僧道:
“那報信的樵夫怎麼就不見了?”
八戒說道:
“我們運氣不好,白日裡撞上鬼了。”
行者道:
“大概是他鑽進樹林裡砍柴去了。我去看看。”
好一個大聖,睜開火眼金睛,放眼四望,漫山遍嶺地尋找,卻見不到蹤影。
忽然抬頭望向雲端,只見那天上有值日功曹,他便駕起雲頭趕上去,指著功曹罵道:
“你這毛鬼,有事不直接來說,為什麼變作那模樣,來戲弄老孫?”
那功曹被罵得慌了,連忙施禮道:
“大聖,報信來遲,請恕罪!”
“那妖怪確實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只望您多多小心,施展機巧,好好保護您師父。”
“若是稍有怠慢,西天之路怕是難以到達了。”
悟空聽了功曹的話,把他斥退,暗自記在心裡,駕雲返回山上。
只見唐僧與八戒、沙僧正簇擁著前行。
他心中暗想:
“若是將功曹的話如實告訴師父,師父那軟弱性子定會嚇得哭起來;但如果隱瞞不說,帶著他稀裡糊塗往前走,俗話說‘初入蘆圩,不知深淺’,萬一被妖怪捉了去,那不是又要老孫費心思?”
“不如先讓八戒出面,試探一下妖怪的本事。”
“若他能打贏,就算他立了一功;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