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章 灣仔地塊

坐下後,二人又開始商討目標中的灣仔地塊。

既然不涉足金融業,自然無需擠在中環或西環這樣的商業中心,灣仔也是個理想之選。

土地主要是用於租賃,無需擔心租戶問題。

畢竟,在港島,每天都有一批新公司誕生,也有一批老公司消失,這種情況相當常見。

儘管公司頻繁更替,但那些大樓卻依然穩穩地屹立著。

除此之外,建築的高度成了兩人熱議的焦點。

何宇柱手頭資金充足,但他並不同意建造太高的大樓。

這主要是因為成本和施工週期的考慮。

從長遠來看,未來重建的成本也會隨樓高的增加而提升。

城市的建築物拆除本來就是個大問題!

至於婁小娥,則堅持認為應該建超過四十五層的高層建築,但何宇柱認為應控制在四十層以下。

不過,最終決定還需根據設計師的能力來做判斷。

另外,停車設施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因為在港島未來停車肯定是個難題。

拍賣會迅速開始,先從較小的地塊競拍,逐步擴充套件到大片土地。

何宇柱細緻地觀察了這次拍賣的特點,研究可以採用的策略。

婁小娥則忙著計算潛在的競爭者。

她對港島的各大公司瞭如指掌,清楚哪些公司會對此感興趣,哪些還在觀望。

房地產公司通常不會一次競購多個地塊,這不是它們不願意多買,而是為了避免引起其他公司的集體反抗。

一旦價格被抬高,不僅是巨大的資金消耗,後續的開發支出也會大幅增加。

這些大公司的開發計劃往往經過精心規劃,每個專案都會有時間間隔,以便資金回流。

最終輪到了灣仔的地塊,起拍價是8.6億港元,每次加價不得少於1000萬。

婁小娥毫不猶豫地直接報價。

兩人事先已有商量,首次出價的目的是讓百味集團明確自己的目標:他們不是專業的房地產開發商,與那些房企不存在直接競爭。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有公司和他們死磕競價。

拍賣會前,婁小娥已與其他相關人員進行了溝通,明確了百味集團要在港島建設分公司。

實際上,很多事在拍賣前已經敲定,所以激烈的競爭並不是常態。

當然,完全沒有競爭的情況也不多見。

果然,有人開始出價。

婁小娥並未立即回應,只是靜靜地等待。

當價格升至9.5億時,她果斷地將價格提到10億。

這塊地面積達平方米,幾乎是中銀大廈的4000平方米以上,但位置和年代有很大不同。

預計花費為15億,但實際成本可能會更高。

儘管如此,婁小娥還是直接加價5000萬,讓現場的其他參與者感到猶豫。

接著有人再加1000萬,婁小娥隨即直接報出11億的價格。

這種果斷且強有力的報價立刻讓一些人心生猶豫,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貿然參與,可能會自尋煩惱。

儘管百味集團在**地區的知名度不算特別高,但它只是集團的一個分公司,而婁家在當地很有聲譽。

商界人士向來機靈多變,對於他人的底細也總能瞭如指掌。

此外,他們在內陸有重大的投資,使得百味集團在那幾乎是家喻戶曉,這一切源於它在北京開設的一家餐廳起步,迅速壯大成為一家大公司。

旗下品牌像川味道火鍋已經遍佈全國,何師傅食品同樣享有良好口碑,還有成立了草原乳業,並與當地牧民達成了大量的採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