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這天,何宇柱早早帶著妻子雯麗和女兒何雨雨,三個人各自騎著腳踏車出發了。
車籃裡裝著幾個食物袋子。
路人見到這一家人,不由得感到羨慕。
賈張氏在一旁嘮叨不停,但賈東旭和秦淮茹已經習以為常,不再在意。
賈家生活還算寬裕,因為賈東旭的工資較高。
而易忠海望著那些食物袋,心裡打起了主意,覺得何家的日子過得不錯!他雖然是廚師,也能搞到一些糧食,但這樣搬東西出去總覺得不太妥當,鄰居們的看法又如何?
想到這裡,易忠海起身出門,先去看看後院的聾老太太,然後再去找劉家的海中。
與此同時,閻埠貴眼神閃亮,問道:“柱子,你們這是去哪兒啊?”
“當然是岳父家了!”
何宇柱回答:“現在物資緊張,大家一起過節日,湊合點東西也能過個好元旦。”
“哦,都是你自己帶來的啊?”
閻埠貴心裡有些不捨。
“三伯,您別這麼說,我也只是盡點孝心而已!”
何宇柱笑了笑,“不說了,中午還得回去做飯呢!”
說完,一家人便騎車離開了。
何宇柱不會給閻埠貴太多好處,偶爾給一點兒就行,正如俗話所說,“升米恩,鬥米仇”
。
此時,文家非常熱鬧,大姐一家、二姐一家也都來到這裡。
因為在這裡吃飯品質好,還能省下一些食物供婆家使用,大家也不拘束。
當何家三人抵達時,氣氛更加熱烈了。
這次,何宇柱帶了不少物資,自然成了大家的焦點。
何雨雨則去找其他孩子玩耍,何宇柱和雯麗則留在屋裡陪老人聊天。
二姐文慧在供銷合作社工作,家境略好一些,但她仍然憂心忡忡地說:“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現在我們供銷社的庫存也很緊張。”
“明年可能會更難,”
何宇柱說,“但不必擔心,如果哪家不夠吃,儘管來我家拿,一次少拿點就好。”
“不要再引起別人的嫉妒了,我和雯麗會盡量過來住,還是在家裡舒服,獨門獨戶,吃起來也更放心。”
母親問道:“你們單位裡的人過得怎麼樣?”
何宇柱回答:“大多數人都能勉強度日,雖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至於餓肚子,畢竟是京城四周,靠著東北地區的支援。
不過目前供應有限,有些物資還沒完全到位。”
他又補充說:“但旱情可能還會持續,家裡得多留心,不要太大方了。”
二姐文慧贊同地說:“宇柱說的對,生活過於舒適會引人注意。
最近市面上總有人被抓,我們要小心行事。”
一家人討論了一陣當前局勢,到了上午十點,何宇柱帶著三位妹妹開始準備午餐。
中午,大家一起享用了一頓豐盛的飯菜,何宇柱還帶來幾瓶酒,男士們圍坐在一起痛飲暢談。
這個新年,充滿溫馨與滿足……
在另一邊的一處傳統四合院裡,易忠海走進了劉海中家中。
“老劉啊,眼看元旦過去了,春節也要到了,可家家戶戶現在都不容易啊!”
劉海中有些不解:“你是說?”
易忠海直奔主題:“我發現何宇柱家過得不錯,肯定有門路,也許我們可以請他幫忙,給我們弄些糧食回來如何?”
這一提議立刻引起了劉海中的興趣。
一想到家中三個年輕人要消耗大量食物,劉海中的心動了,“這倒是個辦法,我贊同。
只是,他肯幫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