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配子月念二日(公若不棄,某願拜為義父)

武曌昨夜做了一場噩夢,身子骨有些不爽利,坐在榻上與幾人說話,二張兄弟分立在兩側,殿中四十五歲的太子李顯,手中笨拙的舞著柄長劍,舞姿生硬,額間細汗微滲,強忍不悅,臉上交織著尷尬與難掩的苦澀笑容,猶如秋風中的落葉,雖搖曳卻無力抗爭。

梁王站在他對面,嘴角掛著不易察覺的得意,對太子的拙劣表演,不僅未露鄙夷,反以熱烈掌聲相迎,高聲喝彩,戲謔之意溢於言表。

宰相崔玄暐與張柬之站在大殿上,見梁王跟二張如此折辱太子,胸中怒濤翻湧,怒火中燒。

女皇看了眼崔玄暐與張柬之,似有意無意掠過二人,隨即轉向梁王,提及大雁塔之工程進度:“大雁塔之建,進展若何?大典前夜,能否光耀長安?”

梁王迅速轉身,恭敬回稟:“大雁塔工期進展神速,再有四日便可合塔,臣擬於大典之際,將祈天燈與玄奘法師之舍利,自塔頂移至朱雀門,可以令長安兩縣萬民與各國時節都瞻仰天燈與舍利佛骨的風采,彰顯我朝盛世之輝煌。”

“允,此事就交由你來繼續督辦吧。”女皇輕點螓首,以示嘉許。

崔玄暐與張柬之短暫間目光交匯,瞬間明瞭,今日之局,實為梁王與二張針對太子之精心佈局。破局之鑰,在於先聲奪人,不容遲疑。

崔玄暐已經顧不得其他,太子有失則東宮不穩,狄公所佈下還政李唐的大局將徹底付之東流。他硬著頭皮站了出來,直面榻上略顯疲憊的女皇,聲音堅定說道:“陛下,臣近日亦踏訪大雁塔,恰有要事需稟。”

女皇看了眼按捺不住的崔玄暐,目光溫和,輕揮玉手,準其直言。

崔玄暐將自己所知內情,緩緩道來,字字如刀:“梁王為了聖人的大典,在長安城內強徵了數萬名役工,不但強制奴役這些百姓,為了防止他們逃跑,居然命萬年縣縣令給這些役工都上了腳鐐,使之形同囚徒。其侄武嗣鄴,監工之時,更是貪婪無度,剋扣糧餉,致使百姓飢餓難當,衣不蔽體,數月之間,竟有百餘人命喪黃泉!”

女皇犀利的目光落地了自己侄子的臉上,狹長的鳳眸中已然有了幾分怒火:“他說的可是真的?”

梁王被崔玄暐突然打了措手不及,臉上露出幾分惶恐,吞吞吐吐說道:“陛下,此事並非崔玄暐所說那般,腳鐐乃防逃逸之策,而……而糧食工餉,乃是督造翻建大雁塔,比原來的要高出幾層,塔內又重新雕刻佛像建造地宮,耗費巨大,已經花費了百萬緡,這才不得不縮減役工們的糧食。”言罷,已是汗溼衣襟,惶恐之情溢於言表。

崔玄暐再度挺身而出,擲地有聲:“大典,乃萬民與聖人共祈之盛事,豈能容此等不祥之兆玷汙?又如何彰顯佛法之慈悲,頌揚聖德之廣被?臣斗膽進言,不如調整大典規劃,使祈天燈由承天門悠然升騰,直至朱雀門輝映天際,而玄奘大師之舍利,則應另尋城內莊嚴佛塔,以承萬世香火!”

“斷不可行!”梁王神色驟變,急忙向二張兄弟遞以深意之眸。

鄴國公張昌宗眼波流轉於雙相之間,看了看二位宰相,隨即對身側的女皇溫婉一笑:“陛下,此次祈天,意在為您祈福添壽。崔相之言雖有其理,然大雁塔封頂在即,豈可半途而廢?唯有圓滿落幕,方能得諸佛護佑,陛下洪福齊天。至於民夫辛勞,自當厚加撫卹,以慰其心。”

崔玄暐知道這三人沆瀣一氣,又見女皇默然,心中已明瞭幾分——皇權之下,其計恐難奏效,女皇之意,多是偏向對方。

正當二張欲趁勢追擊,女皇輕揮玉手,巧妙轉舵:“梁王今日攜書信而來,乃是太子寫給定遠將軍的,梁王指責太子有勾結外藩,圖謀不軌之意。”

“陛下明鑑,兒臣絕無此念!”舞劍正酣的太子,聞聲驟停,跪拜如儀,懇求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