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配子月望九日(司醫尉鬥)

東明寺乃長安珈藍之勝境,寺前置有許多良才巨石,阜堆山積,亙十餘里,首尾不斷,如神力置之。

慧覺禪師更是為了此次布薩羯磨,事先準備了兩年之久,遍邀長安權貴,從長安城芳林門到東明寺山門,可謂車馬不絕,沿途都有僧人準備了飲食供應,稱為“無礙檀施”。

但此刻,寺門山腳早已亂成一團。

狩虎監接到司令手書,便調動了大批狩虎衛出動,這些狩虎衛都是專門從玉山營內挑選的精銳,各個身披甲冑,手中橫刀斜挎,臉上滿是肅殺之氣,嚇得沿路婦孺面色慘白,大氣都不敢喘。

慧覺禪師聞得巡療司使節蒞臨,亟率四大護法尊者,匆匆步出禪境,以禮相迎。甫一抬眸,但見狩虎衛猶如不羈狂風,粗獷間驅逐著寺外人群,場面略顯紛擾混亂。

禪師面色驟變,驚異之情溢於言表,隨即向那領頭的魁梧虯髯大漢,疾呼而問:“宴都尉,此是何故,竟擾我佛寺清淨之地?”

宴安端坐馬上,神情淡漠,未及言語,只輕輕一揚手,裴煊書令如落葉輕飄,落於慧覺禪師面前,其聲渾厚似鍾:“吾奉司令之命,特來封此山門,接管此地巡療事宜!”

慧覺禪師強抑心中波瀾,緩緩吐納,方啟唇詢問:“吾寺身為皇家敕建聖地,此番布薩羯磨盛會,更是蒙聖上恩准。巡療司麒麟臺,何以無端封鎖我寺門戶?”

宴安面色一沉,環視四周,橫刀於腰,正氣凜然:“巡療司一臺二監,乃聖上所設,肩負巡查療疾之重責,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掌州境之機密,皆在其職責之內。九寺五監,皆需遵從聖諭,協力同行。爾等區區一方禪院,切勿妄加阻撓,徒增無謂爭執!”言罷,氣勢逼人,令在場眾人皆感其威嚴不可侵犯。

話音甫落,黃塵古道之上,數騎駿馬如疾風驟雨般奔騰而來,尾隨其後的,是身披素袍、面覆輕紗的封診監司醫,他們非比尋常醫者,不以懸壺濟世為任,卻專研自秦朝綿延至今的神秘封診之道,以勘驗幽冥之秘為主,行走於生死邊緣。

兩騎高大神駿的戰馬勢不可擋,沿途行人與肩輿皆慌忙避讓,似潮水般向兩側退散。裴煊輕拉韁繩,動作嫻熟,馬兒緩緩減速,遊刃有餘地掠過莊嚴寺門,徑直朝那口咕嘟作響、散發著白粥香氣的大鍋行去。

長安城內權貴雲集,然見此人至,無不神色驚懼,紛紛退避三舍。私底下,此人玉面閻羅的惡名早已傳遍街巷,其手段之酷烈,堪比昔日來俊臣,更兼精通針術,以金針入穴逼刑,讓人痛不欲生,是聖眷前的寵臣,權勢滔天。

裴煊自小僧人手中接過沉甸甸的鐵勺,凝視著那慢火細燉、溫潤如玉的白粥。他輕抬手掌,對準天際初升的太陽,於自然之光下,掌紋清晰可辨,正是享用齋粥的絕佳時刻。

此乃佛門八關齋戒嚴規,掌紋可見,方能享食,否則便是破齋,布薩羯磨之功盡數付諸東流,更添罪過。他悠然舀起一碗白粥,粥香四溢,簡單中透著綿長甘甜,口感細膩而富有層次,薄處如絲般順滑,稠時則飽滿醇厚,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撫慰。

清晨食粥,謂之早粥,而今時至午初,此粥便成了午間佳饌,名曰午粥。裴煊細細品味,彷彿在每一粒米間,都能感受到歲月的沉澱與佛法的慈悲。

眾人瞧著吃粥的裴煊,一時間不知所措。吳嗣轉身帶上了人馬,直奔向寺廟山門後的鼓樓裡。宴安與吳嗣多年早有默契,見他進去後,立馬做了幾個手勢,將狩虎衛分成了幾個方向,悄無聲息地封鎖了整座東明寺,山下也都派了武侯,將所有進山的路都封鎖住。

寺廟的鼓樓是常見的壓簷木製建築,高兩層,下寬而上窄,四面帶窗,一樓擺放了香案,素牆灰瓦,帶著幾張簡案,通往二樓的步梯僅容一人透過,樓上除了一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