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去之後,微醺的李世民將李靖帶到御書房內。
“藥師這次辦的不錯,朕看那芮國公現在收斂很多,想來是藥師兄一路的功勞吧。”
李靖笑了笑,哪裡不曉得李世民這是在拐著彎等著自己誇他兒子呢。
畢竟,在長安城外的時候,李靖遞交的摺子裡面就有關於對芮國公苑君璋的懷疑。
“哪裡哪裡,臣只是做了臣該做的,真正起效果的,想必還是太子殿下準備的那個特殊的歡迎儀式吧。”
懶得跟李世民磨磨唧唧,李靖直接先把話題拉過去。
“哈哈哈哈哈,乾兒?乾兒懂個什麼,他只是個孩子罷了,不過,朕倒是在皇宮都聽到不小的動靜呢。”
開玩笑,大半個長安城的所有青年才俊都跟著唱了起來,可不是有動靜嘛,好歹是唐國第一場音樂會呢。
“陛下說的對,太子年幼雖有些事情可能不太懂,但是弄巧成拙,反而是幫了唐國大忙!”
李靖自然是不會當面反駁李世民的。
其實在他自己的心裡,也有些進退兩難,畢竟是太子,又能製鹽,又懂得音律,又有醫術,這換成是任何一個白衣良民,或者是官署家庭的子弟,恐怕李靖都要將他們吹到天上去,舉薦人才,是絕對不錯的!
可是,他是太子!
若是年少就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再加上朝臣們的支援,很容易讓陛下起疑,想反不可怕,能反才是最可怕的。
“少來了,朕還不知道你們的心思,乾兒是朕的長子,是唐國的太子,朕難道糊塗到會太子有能力還擔心不成?!”
李世民一針見血。
前陣子,李世民找房相等人討論讓太子臨朝聽政的時候,諸多大臣都表示了一定的擔心。
這些人都不傻,正值壯年的皇帝,讓幼童太子臨朝聽政,這裡面可能大有文章。
自然這都是臣子們的心思,畢竟伴君如伴虎,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九族消消樂。
但是他可是李世民!無論是心胸氣概,還是文治武功,古往今來能有幾人能比的李世民!
“呃…這個臣不知道怎麼回答陛下。”
李靖一臉尷尬的抱拳。
李世民接過侯侍人遞過的茶杯,飲下一口,解了解酒氣。
“早些讓乾兒接觸政事吧,這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
李世民的話裡透露的很清楚了,老子要讓太子臨朝聽政的事情,不是詢問,是通知,你藥師下次記得站在朕這邊,不要站錯隊了!
“陛下說的對,臣謹記。”
好歹是跟著李世民這麼些年的老江湖,一點就通。
一路回去,李靖還是摸不透李世民的想法。
剛回到府上,家裡人連忙上前噓寒問暖。
自己的寶貝丫頭遞給他一封信。
“東宮來的”
這一下可把李靖整的不知所措。
皇帝剛剛才給自己點了點,現在東宮太子又這麼巧的來了封信,李靖的汗就下來了,臉色就變了。
猛地晃了晃腦袋。
“不會的,不會的,太子這才多大啊,不至於,不至於。”
畢竟,相同的場景,李靖經歷過了一次。
當年的李靖在李淵麾下,奉命鎮守邊疆。
李世民與李靖交好,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李世民早早的就告知李靖,想要勸說他與自己共同謀事!
可是李靖第一時間便拒絕了李世民,李靖鎮守的是唐國的江山,可不是單單他李家的。
李世民憑著自己對李靖的瞭解,並沒有為難。
後來,太子李建成知道了此事,便也修書一封,讓李靖支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