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齡大的,可能欠缺的比例更多。
“別聽他扯,但凡看過民國的畫,民國的時候也有那些水墨的素描,也不會得出這種結論,以前那種文人畫,說是瞧不起畫得像的,實際上就是畫不來真人。民國的人畫素描和古代流傳的人像,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了。然後還有啊,寫意我們確實厲害,但是寫實在過去確實欠缺嘛,比如國畫大師徐悲鴻,畫馬很厲害,是頂級了,但是他的色彩和素描,和他畫的馬對比……”
好多錯誤觀點,從他小學開始,傳到了現在還有人在傳,甚至覺得是真的。
沈明看的多,畫的也多,不過接觸的最多的就是二次元的賽璐璐和偽厚塗比較多。不過讓他評價畫的故事,要表達的內容…比語文的閱讀理解還要難!
沈明在前,蘇南笙在後,二人又走到了幾個人比較多的畫面前。
看起來幾位是有些學識的中老年知識分子,他們在分析畫的內容。
“你看啊,這應該是父親,他正在看著的人,應該就是他的兒子,他們應該…”
“對,他的這個情感應該是很複雜的…”
沈明表示看不懂,聽著都很有道理!
此時,手機上正好有一條訊息,他低著頭邊走邊看。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牆前,停了下來。
,!
沈明拿著手機,低頭沉思著,這訊息…不好回啊。
沈明收起了手機,抬起了頭。正好,蘇南笙也走了過來,看了看面前的“作品”。
她對藝術,屬於是說啥就信啥了,瞭解的不多,大多都源自於小學和初中發的美術課本,很多看不懂,也沒畫過,所以來這裡就像是賞花,哪個好看就多看看,順便拍個照,不好看的,如果沈明還在看,她就多看一會,然後放棄。如果沈明也不看了,她就跟著沈明去看下一幅。
現在的東西,萬物都能歸類為藝術或畫畫,但風格,有些區別比魚和腳踏車差別還要大。
蘇南笙看著沈明站在“一幅畫”面前,沈明身後也有幾個人站在那看同一幅畫,似乎想要分析個所以然來。蘇南笙看不懂,詢問起了沈明:“沈明,這個消防栓怎麼樣啊?為什麼下面都沒有署名?”
草!
因為這就是個消防栓啊!
沈明有看了看四周,怎麼還有幾個人圍在這裡看?還有人拍照了?
嗯?你還看進去了?你們怎麼都想著分析啊!
沈明覺得,自己好像離藝術又有些遠了。
館裡有些畫是大佬,沈明看的時間有些久,有些畫,對比起來就平平無奇了,沈明看了兩眼就不想繼續看了。不如看旁邊的蘇南笙,拍照他也只想拍她。
二樓,也差不多逛完了。
沈明站在了一幅地圖前,這不是畫,是場館的地圖。
“嗯?沈明這不是畫吧?”
沈明在沉思……廁所在哪?
:()我才不要和美少女互換身體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