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寶主任帶著淼東,第一次見到懷遠老師,心中充滿了敬意。
海寶介紹說:“這就是我們療養院的院長。”
“洋老師好,我叫淼東,歡迎洋老師光臨,向您學習。”
海寶繼續介紹:“懷遠老師。他是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他默默奉獻了三十八年,從二十七歲一直挑到六十二歲。”
懷遠老師身形魁梧,氣勢非凡,音色洪亮宛如海港裡那京劇中的馬洪亮,既是大器晚成的聲音,又是勞動人民骨子裡的堅定和激情。他的手中有一份歲月給予的重量和執著——那就是一根根的扁擔。
淼東看著懷遠老師,心中滿是敬仰。
他握著懷遠的手說:“洋老師,我向您學習。我從企業轉向服務業,雖然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我深知自己是個新兵。請您多多指教!”
懷遠老師微笑著看著淼東,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輕輕地說:“我其實就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挑扁擔挑了這麼多年,也只是為了服務旅客,搭起他們和我們之間的橋樑。雖然只有一根扁擔不長,但是它的每一寸都是我的責任。”
接著懷遠老師娓娓道來,講述了他如何從一根扁擔開始,逐漸走向了服務大眾的道路。
他講述了他的經歷和心路歷程,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力量和智慧。
他說:“扁擔雖然只是一根簡單的工具,但它卻承載了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用它為旅客服務,為他們提供方便和幫助。”
淼東聽著懷遠老師的話語,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敬佩。
他明白了懷遠老師為什麼能夠堅持這麼多年,也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服務精神。
他說:“謝謝您的教導,我會銘記在心。我將以您為榜樣,為我們的服務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他們的談話中,時間過得飛快。
淼東從懷遠老師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他感受到了懷遠老師的熱情和執著。
他決定將這種精神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去,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他們的談話在溫暖的氣氛中結束。
淼東從懷遠老師那裡帶走了不僅僅是一根扁擔,更是那種永不放棄、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種精神將會伴隨他一生,成為他前進的動力和指引。
在大連至上海的航線上,有這樣一位不平凡的政委,他曾經的職責是引導船上的旅客們安全地到達目的地。
然而,他卻三番五次向上級提交申請,表達了他希望轉崗從事服務工作的願望。
在他人看來,他的這種決定彷彿是一種不智之舉,因為政委的薪資遠高於服務員。
然而,他對此卻毫不動搖,堅定地選擇了服務員的崗位,每月僅領取1300元的薪水。
他的選擇,在旁人眼中或許顯得有些“憨大”,但他卻從未後悔過。
他深知,作為船上的服務員,他肩負著為旅客們提供貼心服務的重任。
他負責的五等艙位於船的底層,每當風高浪急時,他都要在船上搖擺的船艙中為旅客們提供服務。
他的百寶箱裡裝滿了各種服務工具,這些都是他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
在黃浦江航船碼頭,他經常用扁擔為老弱病殘的旅客們挑送行李。
特別是那些三寸金蓮小腳的山東老太太,他總是扶著她們上下船舷梯。
儘管肩上挑著一百五六十斤的擔子,他的步伐卻始終穩健,臉上始終帶著和煦的笑容。
有時候,旅客們硬要給他錢以示感謝,但他總是堅持不收。
他認為這是他的職責所在,是他的服務應該得到的回報。
然而,他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