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辭職流程估計最少得走半年。
如果隆正帝有心,陶炳吉配合,可能會再拖一年左右也不一定。
陶炳吉致仕,李在春丁憂。
內閣空出兩個位子。
空的太早,反而不是好事。
隆正帝信任倚重的心腹大臣現在都在地方任督撫。
到中樞為相還需要熬一下資歷。
這事就需要陶炳吉配合了。
相信這個次輔大學士不至於這點覺悟也沒有。
這也是君臣之間的默契。
你配合皇帝,皇帝當然給你體面。
冠帶閒住,逢年過節遣使問候。
能保住尊榮富貴。
若是不配合,皇帝自也有辦法令其晚年悽慘落魄。
最少也不會過的那麼舒服。
“退朝罷。”
隆正帝淡淡而語,起身自金臺一側而下。
臨轉入內廷時,隆正帝又看了賈芸一眼。
在所有人躬身時,隆正帝臉上的笑意終於是不加掩飾。
這一次皇帝算是大獲全勝。
最少能到手一個大學士,得一望二。
都察院左都御史也能到手。
原本一塊鐵板的景和舊臣勢力終於出現了裂縫,而且還不小!
一切功勞,有九成都得算在賈芸頭上。
所以才會有那麼豐厚的賞賜。
雖然加起來都不如封爵,但一個十六歲左右的少年,只是寫了兩篇文章,得到的好處已經夠多了。
若是封爵,隆正帝自己都覺得不妥。
還好,賈芸尚年輕,只要給他機會,這小子總有機會再立新功。
哪怕和所有人都在躬身,賈芸也是感覺到有人的目光在自己身上瞟來瞟去。
當然是那位至尊,別人沒這膽子。
這叫他渾身不自在。
哪怕這位皇帝對他極為欣賞,心懷善意。
但自己的命運前途乃至生命握在別人手中,一念之間能給自己這些殊榮。
再一念之間,便能叫自己落入塵埃,甚至丟掉性命!
這種感覺叫賈芸極為不適。
他是一個老兵,出生入死,多次經歷險境。
他怕死,又不怕死。
如果在自己準備充分,一切都竭盡全力的前提下,哪怕戰死也認了。
就怕自己無能為力,一切被別人引領和操控……
一個老兵最害怕的就是這個。
好在,隆正帝的目光只停留了一小會,便是離開。
接著所有人直起腰身。
賈芸頓時成為視線焦點。
“小王水溶,賈勳衛你若有空可到北靜王府來見小王,咱們世交相與,不必拘禮。”
武勳和文官來往犯忌,特別是勾結謀事,更是大忌。
但北靜王府本身就是開國武勳的一份子,水溶祖上更是與賈家的兩位國公相交莫逆,是以水溶也是第一時間出來示好。
賈芸自是含笑答應著。
去或不去是兩碼事。
別人當面示好,以好意回饋便是。
“這位是廉親王,這是忠勇親王,這位是寧郡王,義忠老親王嫡子……”
水溶還真是自來熟。
替賈芸介紹眼前這幾位穿大紅朝服,肩膀兩側和前後胸有五爪龍圖案的親郡王。
賈芸微笑以應,不卑不亢。
心中也是無奈。
怪不得隆正帝對賈家充滿忌憚。
史家兩侯也是軍功卓著,在西北幾個軍鎮有不小的影響力。
但史鼎和史鼐都是站隊義忠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