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這些處罰估計也就兩廣地方有人在意,換了大多數地方的年輕人,最多聳聳肩膀。
這些事,原本就不耐煩去參加,免了更好。
在這個時代,基本上算是要把賈芸趕盡殺絕的意思。
一個人連自己的宗族都不能容他,外人又不知道事非曲折,只會想這個人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才會招到宗族如此對待,其品德必定極為汙濁不堪,此等人又能說出什麼有道理的話出來?
賈芸不光是在學術上破產,在人格上也是完蛋了。
這一篇文章,就是要把賈芸一擊必殺!
連寶玉也是看了出來,臉上有些困惑的道:“這樣一來,賈芸會不會身敗名裂啊?”
黛玉簡直無語凝噎。
這還要問?
黛玉秀眉緊鎖,簡直心亂如麻。
不光是為了賈芸,也為了林如海。
也不知道這個姓韋的這樣彈劾,爹爹會不會有事?
賈芸……黛玉心情很壓抑。
她對賈芸很有好感,也覺得賈芸有才華,而且並無過錯。
但這一次的風波來勢洶湧,這一次可不是個無良勳貴,或是什麼江湖幫派。
而是文官大佬們的出手。
明面上是幾個大書商打擂臺,姓韋的御史出頭當惡人。
其實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來這是文官大佬們出手了。
上一次的王朝週期論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滿朝大佬唯唯諾諾,無人出聲。
主要還是當時太震撼了,根本來不及反應,所有人都懵了!
但這不妨礙文官大佬們用“拖”字決,把當時躊躇滿志決心革新變法重新整理吏治的隆正帝給拖住了。
一晃這麼久下來,除了抓了幾十個貪官,逮拿了倒黴的三等伯劉景雲,朝廷上下毫無動靜,這事算是給穩住了。
狼狽之餘,擦乾冷汗,大佬們決心要報復了。
原本朝堂穩定,進退有虛,天子決心要革新,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
但所有人都在拖。
等天子的人進朝堂,以那些人的資歷,比如現在在揚州的林如海,他的資歷最多類比巡撫,想成為侍郎都得再等幾年才有資格。
還得公認有功勞才行。
韋期逸的出手,也是朝廷中樞大佬的一次警告。
隆正帝為皇子時的班底,現在多數都在地方任職。
想上位,老老實實的熬時間!
十年起步!
十來年後,現在的這些大佬都步入老年,天子也年過五旬。
就算有所展布,烈度也不會太大。
國家,社稷,朝堂……還是要以穩為主。
到那時,天子也不復今日這種急切和衝動了。
至於惹出大麻煩的賈芸,當然要教訓。
否則人人有樣學樣,操控輿論,影響帝王,使得朝堂上狼狽不堪,此事可一決不可再!
別看出面是陶炳吉和沈鴻翼等人,其實基本上可以算是朝中文官大佬們的一致決斷!
哪怕花幾萬十幾萬兩銀子,也要把賈芸的報紙給打掉!
再以新辦報紙影響輿論,使賈芸舉目無親,聲名狼藉!
最後才能找個藉口,封掉書局,將賈芸抓捕關押,或是流放西北,遼東!
這並不是私仇。
而是大佬們的有志一同。
朝堂要一個穩字!
賈芸這種異類,有機會就一定要打掉!
沒機會,也要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