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黛玉,迎春,探春幾個臉上都浮現笑容。
府裡開禁,又能堂而皇之的看書看報,眾人自是開心的緊。
至於那些陰謀算計,寶玉和探春等人自是懶得多想。
只有黛玉,星眸閃爍,內心也是頗為激盪。
賈芸反擊極為犀利,而且帶來的效果極佳,獲得的好處也是極為巨大。
這些黛玉不是很在意。
她在意的是賈芸展現出來的學識水準,已經超過了她知道的所有人。
包括林如海和揚州的一些名士。
林如海是探花郎,學識不必多說,揚州那邊也是名士彙集之地,鹽政衙門內經常也會有名士彙集,黛玉跟著參加過多次。
現在想想,放眼看去竟是沒有一個學問能與賈芸相比的。
黛玉敬服之餘,也有感慨。
賈芸年齡也就比自己大幾歲,為何學問之道如此精深,眼光又如此高遠?
只能說,這世界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
整個神京,都被二十九這一天的大朝會和天時人口論所震撼。
從早到晚,都是不斷有人議論此事。
各勳貴,文官府邸都是往來不斷。
這些老爺們又不必準備過年的事,衙門裡還放了假,他們有的是閒暇時間來討論此事。
國子監和翰林院,更是瘋狂。
雖然放假了,這兩個地方都是人潮洶湧,不少翰林主動跑到院中,與同僚或好友討論天時人口論。
國子監裡的太學生們聚集了過千人,各房的房師都是趕了回來,與監生們一起討論這篇奇文。
各處的會館,寺廟,道觀,最少有數百名提前至京的舉人也是紛紛舉行年會。
他們客居他鄉,過年時本地人忙著過年,他們卻是一個個閒的發慌,文會一場接一場,但可用的題目也是越來越小,真正有心的已經不再參加無聊的文會,而是自己靜心打磨文字,預備即將到來的春闈大考。
但天時人口論一出來,再能守的住寂寞的人也終於是忍不住了。
這一次的大小文會,主題基本上都是天時人口論。
“生產力的提升,勞動力,器械,還有勞作物件,這怎麼解釋?”
“這很簡單,若是農事,就是農夫,農具,土地。”
“哦,原來如此,若是換成工匠,工具,工程,那就是另一種生產關係。”
“是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實古人早說過類似的話。”
“仁兄這話不妥,這是泛泛而談,可沒有賈芸說的這麼透徹,把這關係和利害剖析的這麼清楚。”
“嗯,不錯,弟失言了。”
“人口漲到一定數字,若是生產力沒有提高,則必定崩盤,諸兄以為對否?”
“對的,秦末,漢末,唐末,宋末,明末,基本上都是如此。”
“唉,這可如何是好?”
“按賈芸在皇極殿奏對時說的,頒佈農書,還有那天工開物,精良器械,選育良種,精耕細作提高產量,可以給大周幾十年盛世,延祚百年。”
“百年之後……那也不是咱們所操心的事了。”
“是啊,若是如此,大周估計也有三百年國祚,按王朝週期論來說,也是個不錯的大一統王朝了。”
“王朝週期論,天時人口論,一論比一論精妙,也一論比一論叫人心生悲涼。”
“是啊,我大周得國之正不遜於明,驅除韃虜再復漢家江山,但也不能江山萬年世代不易嗎?”
“江山更迭有好處,就是洗滌舊有雜質,煥發新生。但壞處更大,所有秩序崩塌,從民不聊生到白骨千里,死的不光是門閥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