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致仁。”
“小的到。”
“錢致和。”
“孫致義。”
“李致禮。”
“……周致誠。”
二十個人,賈芸用百家姓為姓,然後以“致”為輩,最後加禮儀廉恥忠信義等字。
這就算給了這些少年新的身份。
改名是必須的。
下一批如果還要買大量的奴僕,就用一個新的字輩再取名便是。
給他們新名字,令他們忘掉舊名字,完全接納新的身份。
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培養出對賈芸的絕對忠誠。
這很重要。
奴契只是一個約束。
寬嚴相濟,待遇和懲罰並舉,慢慢使這些少年習慣和接受自己新的身份,融入團體之中,擁有集體認同和榮譽感,那時候就真的可以寄託心腹了。
現在,還只是開始而已。
“各人記住自己的新名字,然後,開始涮掃庭院,這裡就是你們的新住處了。”
賈芸內心也是帶著興奮和自豪。
眼前的大院已經屬於他所有了。
“是,二爺。”
少年奴僕們都換了稱呼,答應一聲之後就開始灑掃起來。
賈芸帶著幾人,買了大量的洗涮用具。
還在成品鋪子買了幾十張床鋪和被褥。
以及一些青鹽之類。
另外就是在成衣鋪子,買了幾十套新衣袍給他們換上。
這些少年不光是內務要做,還要培訓他們當工人,在其中再挑一些機靈的當夥計,用來接待客商。
接下來,就是有木匠和漆匠,裱糊匠,瓦匠等人上門。
換掉破損瓦片,修補破漏之處。
修繕門窗,打造一些小型傢俱。
傍晚時分,又有糧店的人送了一大車的糧食過來,精白麵和粗麵摻半。
再有整車的蔬菜,醃肉,雞蛋被陸續送了過來。
一片忙碌中,少年們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這時他們才知道,不是到富貴人家的府裡當奴僕。
而是在這個要開張的書局中當夥計。
原本他們心中都是有些惴惴不安。
當夥計……
待遇和大府裡的奴僕還是有差距的。
富貴人家的府邸裡,吃的好,活計並不算重,還有月錢和額外的賞錢。
當夥計,怕是要更辛苦些。
待遇怕也不及在大府邸裡好。
但忙活到現在,衣袍,住處,吃食……看著都已經滿足甚至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新衣服,新鞋,充足的吃食,乾淨暖和的住處和新床新被褥。
簡直不要太好!
這些賣身為奴的少年,是真正的出身赤貧。
屬於一年到頭穿不上新衣新鞋,吃不到一次葷腥,甚至是一直處於半飢餓狀態的那種。
這個世界的窮人是真的飢寒交迫,不是後世的那種流浪漢或乞丐式的窮人。
賈芸現在給他們的東西,已經超出了這些少年人的想象了。
為此,他們的幹勁更足了。
……
三日後。
從前堂到後宅都修葺一新。
碩大的“賈記書局”招牌也掛了出來。
只是賈芸選擇了低調,並未搞什麼開張儀式。
三進院是倉庫和宿舍。
二十人住幾間房,擠一擠還能容納過百人。
二進院就是車間區域,廂房被打通成了大通間,用來擺放機器和相關物品。
這些修繕攏共花了五十兩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