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幫大量亡命徒,普通幫眾幾乎都是天天打架鬥毆,普通人遠遠不及。
其幫中精銳,更是有不少手頭有人命,慣常刀頭舔血的兇徒。
這些年,與金沙幫起了爭執,突然暴斃的人不知有多少。
就算官員,當時無事,隔幾年之後赴外任,突然全家死絕的例子也非一例。
人人都知道是金沙幫所為,但這個幫派在京城根深蒂固,有不少官員權貴在後庇護,居然多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被其平安度過。
憑一群十五六歲的孩子和奇形怪狀的兵器,就能對付窮兇極惡的大幫派?
屬實是異想天開。
賈芸卻不管不顧。
每日對這些夥計訓練不停。
現在的陣列,已經令他頗為滿意了。
至於各人手中的兵器其實就是長鈹。
鈹,春秋戰國時常見。
類似矛頭槍尖,但比矛頭槍尖要長的多,也要寬的多。
眼前的長鈹就是賈芸特別打造,有一米多長的鈹鋒,兩邊開刃,開有血槽,鋒銳無比。
秦漢之後,長鈹少見,一是矛,戈,槍等長兵器較為便宜。
將領所用,則多用更昂貴和更犀利的馬槊。
到宋時,連將領都多用長槍鐵矛。
棄用長鈹,主要還是青銅和鐵承擔不了長刃,容易斷折。
冶煉技術不過關。
到唐時,冶煉技術到頂峰,才出現了唐橫刀,陌刀等長刃兵器。
賈芸的長鈹,全部用精鋼打造。
紅樓世界,鋼產量雖不多,但買到好鋼並不難。
賈芸令人用精鋼打造鈹頭,一米多長的鈹頭配一米多長的槍身,整支長鈹長二米二左右。
這個長度,遠不及三米,乃至四米,五米的長槍。
原本賈芸練的就是長鈹兵,而不是長槍手。
可刺,可防,可攻,可守。
這才是精銳!
不像長槍陣,被人近身就是被破之時。
只可攻,不可防。
而且披甲率不高的話,長槍兵極其畏懼弓箭。
這也是明末時,明軍大量炮灰就是長槍手,被後金八旗箭雨輸出後,軍陣很容易崩潰的原因。
訓練不精,糧餉不足,披甲率極低的長槍陣,就是白送。
二百人持長鈹而立,鋒芒畢露,自有一股驚人威勢。
心存懷疑的人,也是沒有見過眼前這鈹陣合練!
“立正!”
“向前看!”
“直線縱線拉開,間距一步!”
“轟!”
長久的訓練使得這些少年的步伐動作反應,幾乎完全一致!
立正之時,以腳頓地,發出轟然震響。
二百人衣袍一致,步伐一致,甚至前後左右拉開時,用時不過幾秒。
原本密集陣列,拉開成了一個間距一米的大型方陣。
“聽好了!”
“什麼楊家槍,梨花槍,統統都不必學!”
“軍陣之法,說來簡單:一則,令行禁止,二則,陣列分明,無有軍令,山崩於前也不能退,有軍令向前,地有金銀不得俯身去撿!”
“三來,打熬身體,不斷增長力氣,反應,速度,都在訓練中來。”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當今天下太平,但不乏匪類,我們雖是良善商家,但也要有自保的本事,不能叫人平白欺負了去!”
“長鈹和長槍不一樣,威力極大!你們打牢根基後,只練習幾個動作就好!”
“一曰:刺!”
“二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