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國忍不住感嘆道:“神京之中水深,小弟從高郵出發時家中父祖輩就告誡過,今夜過後,才算略微明白了一些……”
劉統勳面色上有震驚,也有憤怒。
王安國也是如此,方有這樣的感慨。
他們都是正經的耕讀之家出身。
家中的長輩都是為官清廉,做人做事都在鄉里飽受讚譽。
廉者不飲盜泉之水,這是兩人的家族長輩的教誨。
他們也沒想到,剛到京城安頓下來不久,就是親眼看到權貴們的醜惡嘴臉。
怪不得大周吏治越來越敗壞,而民間也是越來越民不聊生!
讀書人中,有蠅營狗苟之輩,讀聖賢書只是為了自己的富貴。
也有平庸之輩,隨波逐流而已。
而也有精英人物,齊家治國,都屬上上之選。
更有難得的聖賢之人,立功,立言,立德!
這些人,才是讀書人中的上品之士!
北宋張載的橫渠四句,其實就是道盡了上品讀書人的抱負!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擲地有聲!
有人只是拿這些話來忽悠,有的人則是真的將其當成座右銘!
悠悠兩千年,類似的名臣雖不多,但也陸續不絕。
至前明時,有開心學的王陽明,更有為大明續命,謀國而不謀身的救國名相張居正。
張居正之後,再無名相,所謂的名臣,無非就是一群裱糊匠人。
劉統勳也是內閣首輔一般的人物,畢竟是首席軍機大臣。
就是所謂宰相。
當然,權力格局不能和真正的宰相比。
擔當抱負,也不能和真正的名臣相比。
其實,也就是個裱糊匠。
畢竟劉統勳侍奉的是乾隆,古往今來皇權集大成者。
但現在的劉統勳畢竟是青年人。
胸中熱血尚存。
想到那些官員和權貴的醜惡嘴臉,劉統勳也是忍不住道:“都是一群無恥下作之徒,綱紀國法不存才會有此輩!”
兩個舉人對視一眼。
“劉兄,我輩若為官,當謹守本心!”
“是的,王兄,若有可能,當盪滌妖氛,還大周朗朗乾坤!”
兩人都是一笑。
王安國接著道:“不過,賈東主當真不凡!”
“是的,我們能在春闈大考之前遇此奇人,也是一番際遇了。”
兩個舉人都有些唏噓感慨。
原本就是圖個免費食宿。
後來在報紙上看到很多不凡的想法,對賈芸的敬意多了幾分。
倒是射鵰這本講究情節,人物,還有過於玄奇的小說,對舉人這種讀書人來說只能算是解悶消閒的讀物,意義遠不及能影響世道人心乃至商品銷售的報紙。
甚至劉統勳能看出報紙的發展前景極大,甚至能影響輿論,操控人心。
只是他不知道賈芸是明白這一點,還是隻看中報紙能帶來的利潤?
此事在劉統勳看來極為可怕。
甚至是會沖毀一直以來讀書人掌控輿論的舊格局。
劉統勳當然不會提醒賈芸,哪怕賈芸氣度恢宏,一定會給他不小的好處。
在他心中,商人言利,不可深信。
哪怕賈芸現在是名震京師的文豪。
在正經讀書人眼裡,賈芸還算不得自己人。
就如這千年之下,出名的詩人,畫家,詞家,書法家們一樣,始終不被認為進了學問之門。
只有經學家,儒學家,比如漢之鄭玄,盧植,宋之朱熹,明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