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驚木一拍,所有人才驚醒過來。
“這就完了?”
“心裡空落落的……”
“哎,不知道襄陽能不能守的住?”
“肯定守不住啊,襄陽不是後來失守了,襄陽一失,元軍順江而下,南宋小朝廷投降,宋朝亡國了。”
“他孃的,心裡怪不得勁的!”
“還好百年之後有大明太祖,提三尺劍平定天下,驅逐韃虜,重開日月之天!”
“說的好,我大周也是幸虧有太祖,要不然現在咱們剃髮易服,成了韃子治下之民了。”
“不知道郭靖後來如何?”
“哎,明知道是編出來的人物,但彷彿就真的是有郭靖這個人,有黃蓉,有黃藥師,歐陽鋒,有老頑童……”
“不行了,我家中有書,回家之後要從第一回重看,不然心裡就不得勁。”
“不知道賈東主何時開寫射鵰的續集?”
“這書如此熱賣,我要是賈東主一定會寫續集!”
“對對對!”
袁枚剛剛雖是在調笑,但此時眼神中也是有期盼之色。
是啊……
書中的每個人物彷彿是真的存在一樣。
這種小說寫法,就是把虛構人物放在真實歷史之中。
慘痛的亡國史加上虛構的俠義人物,使得人們更容易引發情感共鳴,簡單說就是代入感。
這方面這個時代的小說家,話本作者,戲曲作者加在一起都只能被吊打。
袁枚小臉上滿是驚奇與讚歎。
他感覺一扇新的大門被開啟了。
“老師,我們去賈記書局應聘怎麼樣?報紙銷量大,那邊缺編輯,以您的名氣一定會被聘用,咱們還能省點住宿和吃飯的錢。”
袁枚眼珠子一轉便是想到了這個新主意,接著他越想越覺得靠譜,小臉上滿是期盼之色。
“也罷,去瞧瞧……”
史玉瓚心動了。
他自己也是好奇賈芸是何等樣人。
從南邊往北方的路上,到山東地界,賈芸賈二先生的傳言就經常能聽到了。
隨著大比進行,春闈之後,可預料的就是賈芸會名揚天下了。
進京的舉子誰不知道賈芸賈二先生,誰沒看過射鵰,誰沒買過報紙?
現在據說有不少富商和大書局的東主也在考慮辦報了。
但考慮的人多,真做的還沒有。
算算費用就叫人頭皮發麻。
很多人都不知道賈芸是怎麼印刷報紙的。
他們只能用雕版。
一天一版,加上人工,紙張,油墨……
根本負擔不起。
如果內容不出色,怕是要賠的當褲子。
所以還沒有人敢冒險。
相形這下,賈記書局不光是報紙內容好,還有射鵰連載這個王牌。
很多人就是為了收集完射鵰的內容,報紙也是每期必買。
畢竟比買書便宜的多。
別的報紙可沒這個王牌,誰敢有把握報紙能賣的動?
書局日報的銷量卻是節節攀高,到了這年尾時日銷量已經破三萬份。
估計最多能在四萬到五萬這個規格浮動。
這就是極限了。
說賣到十萬份的訂量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能的事。
京師有二百萬人口不假,但有能力有興趣訂報的也就十幾萬人,能堅持每天都訂的最多幾萬人。
不過若算上附近的北直隸的州府,史玉瓚覺得日報到十萬份以上的銷量還是很有可能。
南方就算了,這時代資訊傳播再不講究時效,京城的報紙送到南京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