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城,別墅區。
茶桌上的水霧嫋嫋婷婷,汩汩的沸水煮茶聲響了好一會兒,此時已是傍晚,電視上正播報黃江大橋男子輕生的新聞。
因為事情過去了一段時間,但引起的社會輿論太大,新聞頻道也很樂意將之播報。
“根據本臺訊息,小夥因為女朋友的分手一時之間想不開而選擇輕生。”
“經過本臺記者調查詢問,加上熱心群眾的資訊提供,發現小夥在跳江之前去當地的首飾店購買了一枚價值不菲的求婚鑽戒。”
“那麼現在視角轉到黃江大橋的現場,由記者為大家展示具體情況。”
咔咔~畫面轉為了戶外直播。
“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本臺記者黃曉。現在由我為大家播報:那麼正如大家所看到景象,傍晚時分的黃江大橋依舊燈火輝煌。”
“有目擊者聲稱,小夥在跳江前扔了一盒東西,並且聽到其大喊:去你媽的愛情。”
“根據此前首飾店員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猜測出小夥扔掉的就是精心準備的鑽戒。”
“現在,小夥的事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時之間黃江大橋的遊客暴增,他們紛紛在小夥當初的位置跟著大喊“去他媽的xx”。”
當某件事情和愛情掛上鉤,那事件就有了性質的改變。當某個地點被大眾熟知,那地點就有可能成為地標。
記者繼續播報:“正如我們所見,有很多青年群眾手捧一枝鮮花放在地上,然後默默離去。”
“也有一些網友購買鮮花委託外賣小哥在跳江的位置放上,從今日的傍晚19點至20點,鮮花的數量越來越多。”
“不過,我在此呼籲廣大群眾和網友,因為黃江大橋的群眾數量激增,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
江萬山看著新聞,起初他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輪到記者採訪群眾的環節時,他忽然意識到不對勁。
記者:“這位男士,您好。我看您也拿著一朵康乃馨,是否也是要和其他人一樣?”
男子整理著著裝,微微一笑:“對的。”
“那麼能否詢問一下您對這件事的看法?”
男子:“其實作為男性同胞,我挺理解跳江的那位哥們。所幸他被成功救了回來,但日後恐怕很難振作。我很難想象究竟是怎樣的痛苦才能是他以這種方式結束餘生。”
選擇結束生命,要麼大悲,要麼徹底的絕望,否則很少有人這樣做。
“再詢問一個問題:您認為跳江的事件對您有什麼影響?”
男子想了想,說道:“主要是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吧,別陷入太深,給自己留點餘地。”
“其實我來這裡呢,也是藉此悼念和希冀,希望我以後的愛情不會如這般坎坷。我想很多人的想法跟我一樣。”
“感謝您的配合。”記者微笑點頭。
“那麼現在,跟隨鏡頭我們將採訪一位聽聞全過程的熱心群眾。”
“李阿姨您好,我是A市的記者黃曉。”
阿姨:“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大家好。”
記者:“李阿姨,聽說是您及時報的警才挽救了小夥的生命。”
李阿姨點點頭:“對的咧,那個小夥子心碎的時候還是我讓的熱心座椅呢!”
為情所傷的男人,絕對值得這個位置。
“那麼您是如何判斷小夥子心碎的呢?”記者引導著阿姨講述。
阿姨一副我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的表情:“女朋友打電話跟小夥子說要分手,小夥子想要挽留,但女朋友很決然。”
“隨後,小夥子一氣之下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說出。”
記者:“什麼事情呢?”
這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