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林總從香港回到公司,第一件事是直奔肖總辦公室。
肖總,我給你帶來一本書,一本包裝精美的書放在辦公桌上,阿民一看,這不就是師傅從華爾街特意帶回來的“神秘禮物”嗎?
於是感謝道,謝謝林總,這可是一本華爾街非常緊俏的書呀,非常寶貴!太謝謝林總了。
上午我好好看看,下午有時間的話,我還需要林總多多指點。
肖總上午我繼續培訓經紀人,你先忙你的。我先去給經紀人上講課,沒等阿民回話,林總就走了。
阿民開始再次看起了波浪理論原著,因為阿民在大學期間已經看過不止一遍,在林總昨天的指點下,今天還是有不少新的體會和發現。
為什麼起名為“波浪理論”?
阿民發現用“大海的波浪”來比喻股票價格的波動節奏簡直是太形象不過了。
海浪分為漲潮和退潮。
漲潮時,海浪是一波比一波大,力量一波比一波強,水面逐漸上漲,就象股價一樣,一波比一波高。
波浪理論把股價上漲的過程比作是漲潮,後浪推前浪,浪中有浪,浪中套浪,推動海水不斷上漲。也就是股價不斷創新高一樣。
波浪理論說股價上漲階段有5個浪,也就是1、3、5浪,2、4浪就是正常的回撤,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施展3浪和5浪,把股價推向高點。
萬物皆有度!
股價的上漲也是如此,漲到一定高度後,達到一個度的時候,股價就會反向運動,即調整!
波浪理論把股價調整比喻成海浪退潮,調整比喻成之字形的3個調整浪,這就是波浪理論說的“八浪迴圈”的後期調整走勢。
漲潮5浪中1浪、3浪、5浪是推動股份上漲主要力量。2浪和4浪就像打出的拳收回來一樣,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打出下一拳而已。所以,2、4浪的目的是為了3 浪和5浪更好地上漲。
往往第3浪是最具有力量的上升浪,所有階段的股價漲幅最大最快的,第5 浪是一箇中繼的推動浪,也是調整浪的開始,所以,第5浪是一個過渡浪。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要小心行情的轉折。
所以,波浪理論是把握盤面感覺的好方法,同時也提醒我們,把握行情需要對行情的整體進行分析。
5浪之後的“之”字形調整浪就是海浪的“退潮”,潮水不斷退卻,水面不斷下降,比喻股價不斷下跌。
可以發現,退潮的時候,是一浪不如一浪,力量不斷減小,反映在股票走勢上,就是量能的不斷減小,所以,在行情出現最有爆發力行情之後,就是意為行情正在發生量變,操作上就是擇機減倉或清倉,耐心等待下一次漲潮的到來。
阿民對波浪理論的幾個理解:
1、第3 浪往往是最具爆發力,漲幅最大,漲速最快。
2、第2 浪為調整浪,調整的低點一般會在第1 浪的低點上方結束。也就是說調整的低點不會比第1 浪的低點低。
3、第4浪調整的低點比第1 浪的高點高。
4、數浪非常模糊,浪中套浪,層層疊疊,不用糾結數度浪,關注趨勢,關注行情的整體性為主。
可見,最佳建倉的點就是2 浪和4 浪的低點,以及1、3、5浪剛剛啟動的時候。買賣時機不對的時候,牛市期間仍然會發生虧損。
中午的時候,林總主動來到肖總的辦公室,目的就是看看阿民對“波浪理論”的看法。
阿民給林總倒了一杯茶,兩個人就在沙發坐了下來。阿民就把剛才的內容說了一遍。
林總聽完以後,對肖總豎起了大拇指。
肖總繼續問到,林總,波浪理論在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