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的婚事定下來,是朱貴妃賜婚的寧遠侯府的嫡長子,顧廷燁的哥哥顧廷煜,這個人可以說是除了身體不好,就沒有其他的毛病。所以如蘭準備等華蘭嫁過來之後,就用靈泉水治好顧廷煜,讓華蘭過得幸福一些,王若弗就能少操一點心。
盛家如何歡喜有一個身份高貴的親家先不說,顧家小秦氏知道是宮裡賜婚,面上笑嘻嘻,心裡不知道罵的多髒,不論盛家官職多低,就賜婚二字,她就不可能明面上拿捏大兒媳。
王若弗在華蘭定親的第二天生下了一個兒子,嗯,歷史名人再出名,孩子生下來也都是皺皺巴巴的。如蘭在家陪了王若弗幾天,看王若弗摟著小寶寶滿臉溫柔,她也明白對方偶爾的眼淚是回想起了在盛家生下孩子被迫離開時的心酸。
王若弗有了自己的家庭,如蘭沒有過多的打擾對方的生活,就是偶爾去陪王若弗住幾天,然後繼續回到觀裡學習。
前世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小趴菜,有機會學習貴女的技能她很感興趣。點茶,跑馬,琴棋書畫,一顰一笑,點香唱曲,足夠把她的精力全都吸引了。
轉眼過去了十年,寧遠侯夫人變成了華蘭,老顧候依然被顧廷燁給氣死了。不過這輩子沒有一個從龍之功讓他翻身農奴把歌唱,只能帶著白家的家財醉生夢死。
顧廷煜的身體被如蘭暗地裡治好,和華蘭生下了一子一女,狠狠把小秦氏困在院子裡翻不起風浪。不過作為侯府老夫人,小秦氏佔著孝道也沒示弱,華蘭兩口子吃了不少暗虧,也是顧廷煜聰明,不然華蘭在她手裡只有吃虧的份。
盛長柏還是娶了海家的女兒,既然許下不納妾的誓言,如蘭就吩咐了下面的人,除了海朝雲讓他對其他的女人硬不起來,這樣什麼羊毫之類的可憐人,就能有機會過自己的生活了。至於海家女兒是妒婦的謠言?那就不關我的事了。
墨蘭從小失去了小娘的庇佑,活成了原來明蘭的樣子,反而因此進了齊衡的眼,求了自己的母親納回去做了小娘。至於盛家女不做妾的規矩?一個國公府是不會在意一個六品小官的意見的。在郡主面前附小做低,墨蘭過上了還算舒心的日子。
明蘭因為衛氏成了嫡女,也不用老太太扶養,性子雖然謹慎,但是被呵護的比原劇裡張揚了一些,在墨蘭在家裡就時不時被對方惡搞,和餘嫣紅性子相差不大,雙方成了閨中密友。也因此嫁給了對方的哥哥,成了餘家的主母。
長楓娶了衛家的女兒,因為沒有小娘溺愛,反而比長柏考的名次還要高,當了一箇中等地區的縣令。沒有兒子的衛氏,因為侄女嫁給了對方,反而給長楓撐起了腰,讓海氏和小衛氏因為家裡的內務鬥得雞飛狗跳。
這個時候的盛老夫人已經年紀大了,沒有話語權的她,想起王若弗是當家主母的日子,很是後悔為了膈應對方讓身邊的下人忽悠林小娘上位。她也知道王氏性子純善,雖然脾氣急躁了一些,可沒有什麼歪腦筋。誰知道後來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了呢?如果王若弗沒有和離就好了。去世前,盛老夫人夢到了劇情裡王若弗沒有和離的一生,笑著離開了,真好啊那日子過得。
盛紘不是不後悔寵妾滅妻帶來的後果,只是因為老夫人拒絕了孃家再嫁的請求,扶持他成了官員還娶了大家嫡次女,他就飄了。他認為女人就是他隨意把控的物件,既然嫡妻性子不合他的意,他多寵一下小妾不是什麼大事。反正一開始林小娘大著肚子逼宮,王氏還不是接受了,嫡母還不是硬壓著對方喝了茶。怎麼生了小女兒一切都變了?岳家態度突然強勢了起來,不重視的小女兒成了宮裡的養女,前妻成了淑人還再婚生子了。女人?難道不該為他所掌控嗎?為什麼再娶的衛氏偶爾眼裡流露對他不喜,嫡母眼裡也是說不出的失望?他不過是和其他官員一樣娶妻納妾!
(那個年代確實對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