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章 息訟

對於三班衙役來說,靠著縣衙每月那不足一兩的工食銀過日子怕是會餓死,所以他們往往巧立名目多收各種費用,什麼鞋襪費、車費、驢費等等。

更何況眼前問話的還不是什麼正經在冊的正役,而是在衙門裡掛名幫忙的白役,他們沒有工食銀,其收入毫無保障,只靠著保護費和孝敬過日子。

他們巴不得多捉拿一些嫌犯回來,反正只要有人,他們就能從中撈銀子。

常巧之冷靜地回道:“他原是我鎮上皮毛商行的東家,卻不知道犯了什麼事?”

衙役見她不是左鄰右舍,亦不是親朋好友,立時不耐煩推了常巧之一把,“讓開,衙門辦事豈是你們外人能胡亂問的。”

常巧之見他們把嫌犯交給牢頭後,又急急地往外趕,顯然是想趁著這個風口,多抓點人來,也好發一筆小財。

待衙役走遠,常遠之又買通了牢頭,將裘大叔及他的夥計,都轉移到一間單獨的高檔牢房中,與她爹在一處做伴。

說是高檔其實也不怎麼高檔,無非就是人少了點,乾淨了點,但空氣還是一樣的潮溼,充滿了黴爛、腐朽味。

對於律法這塊,常巧之不是很熟悉,倒不如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於是她和柳隊長等人走出衙門後,在衙門外大街上,找到一位專門負責給人打官司的訟師。

訟師聽完來意後,便給她細細分析,如何破局。

原來衙門打官司自有一套流程,先是放告,其是掛號,接下來就是發差、銷差、過堂。

如今常良才的案子卡在發差和銷差之間,這也是蒐集證據,衙役大肆搜刮的最佳階段,往往吃了被告、吃原告,讓人苦不堪言。

訟師摸著山羊鬍道:“不過縣尊大人一向忙得很,哪有力氣一個個查案,咱們這塊兒都講究民不舉,官不究,或許只要找到原告,請他息訟,或許還能儘早把令尊、令堂救出來。”

常巧之聽明白了,確實是有人向衙門遞了狀子,正好縣官正在抓捕山賊,便將案子掛了號,只等著將證據收集得差不多後,便要過堂受審。

“聽說是我村裡的楊里正出首相告,但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法律講究的是證據,常巧之也沒看到狀子。

訟師清咳一聲,“最近這種案子挺多,最好還是儘快打點,晚了的話,又要多受幾日苦楚。”

衙門可是有理無錢莫進來的地方,不管幹什麼都是靠著人情和金錢打交道,常巧之只得先付了一筆經費,那訟師的後臺背景還挺大。

請他們稍坐後,他屁顛屁顛地跑回衙門,竟然把狀子都拿回來了,證實原告確為青川村裡正。

楊里正不僅告了常良才,還把常二丫、楊四狗也告了,說他們結交匪類,只是因為楊四狗在村裡無牽無掛的,官府找不到人,而常二丫又不在家中,才只拿得常良才夫妻倆入獄待審。

“多謝了,我這就回村去。”

訟師還好心地提醒她,“即便原告息訟,這邊還得給衙役準備一筆和解錢、息訟錢,否則這案子拖到明年也不是不可能。”

常巧之謝過了訟師,隨後對柳隊長道:“你去山寨找裘大當家,我先回青川村去,這事估計還得用些手段才行。”

常巧之不認為靠著自己三尺之舌,能說服楊里正息訟,說不定他就是要打著這個主意,準備看著兩家大出血呢。

以楊里正的家底來說,他顯然不在乎那點賞銀,其做法損人而又不利己,說白了還是妒忌心作怪,見不得有人在村裡過得比他還好。

柳隊長得了吩咐,立馬轉身離開,而後常巧之便帶著三丫等人趕回村裡。

路過時,她便看到路邊已經立起兩座三進的大院,雖然還沒完工,但已初具雛形,可比楊家的那些院子氣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