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之佩服之餘,倒有點擔心老胳脯老腿的獨臂將應付不了。
常巧之在庫房給翠花收拾出了一個鋪位,以後就算是商號的固定合夥人。
其實馬幫的生活也挺枯燥的,每天就是裝貨、核對貨單、走貨、卸貨啥的,都是按部就班地幹,偶爾下雨、官兵緝查、流寇襲擊時,才會打亂原定的步驟。
來來回回運了許多趟貨後,常巧之在廣城和隴城也有了一定知名度,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她可以刷臉賒賬。
以前去瑞恆盛買茶磚需要付現銀,但現在不用了,只需要給金賬房打個響指,“來五百斤茶葉!”
那邊金賬房就會笑眯眯地給她開票,等她賣完貨回來後,再交貨款就成,而且買得多了,還能給她打折優惠。
現在兩城各大東家,見到她都得客客氣氣稱呼一聲,“常鍋頭!”
常巧之摸著下巴琢磨著這名號是不是不太好,咋感覺像要飯的呢?
楊四狗一臉正氣道:“怎麼會呢?要不主子再擴大些規模,以後別人稱呼你就為常總鍋頭,那才叫霸氣呢。”
噝~怎麼更不對捏,像是總要飯的。
轉眼間就到了年關,由於旱災,今年百姓的年關,註定不好過。
常巧之也有聽說漢城那邊的物資已經運不進去,就連獨臂將那麼大的馬幫,也被土匪、流寇給搶了,當然獨臂將也不是吃素的,雙方打得很激烈,雖然馬幫贏了,但仍損失慘重。
而且逃荒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廣城內外到處都是流民,知府為免流民因飢生疫,特地在城外安排衙役負責給流民施粥,不再允許流民隨便進城。
常巧之帶著馬幫回到廣城庫房後,便準備暫停接貨,待到元宵過後再重新啟程。
翠花也要回漢城過年了,常巧之有些擔心,“要不,我找幾個人送你回去,你一人回去我實在不放心。”
“沒事,我已經約好同鄉,明天就出發呢。”
有人結伴而行也好,常巧之給每位合夥人結清了分紅,翠花得了二十多兩銀子,嚇了一跳,“這也太多了吧。”
“大家都是一樣的,就連萱草都有呢,你就拿著吧,回去過個好年。”
常巧之確實賺了不少銀子,商家們現在也不敢把貨交給實力不強的馬幫,雖然商業總量減少,但對常記商號來說,生意是蒸蒸日上。
常記商號如今不單送貨,也負責送人,趕考的學子、行商都會主動加入進來,單單這筆銀子就沒少賺呢。
大夥得了銀子,激動地商量著將銀子藏在哪兒呢,外面的院門被急急拍響,“常鍋頭啊,常姨娘難產啦!”
:()民女的馬幫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