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旨?眾人都懵了,他們一時沒反應過,接的到底是啥。
常巧之納悶地問道:“你說的旨,是不是敕封的旨意啊,就那個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那個?”
李傑撓了撓腦袋,“什麼亂七八糟的,就是招安的旨意啊,趕緊下山吧,欽差大臣還在等著呢。”
三位大當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才明白過來,然後就想拔腿跑路。
這不是開玩笑嘛,他們前陣子才劫了縣城監獄的牢房,所謂的旨意該不會其實是誘餌吧。
或許官府暗中早已埋伏了五百刀斧手,打算趁著他們低頭接旨之時,齊齊揮刀將他們剁成狗肉之醬。
李傑攔住了幾人去路,“還是趕緊下山吧,這可是潘知府找到了許多門路,費了好大功夫才說服皇上的呢。”
常巧之見他說得真誠,想著萬一是真的呢,好歹先看看虛實再說,三人硬著頭皮下山,果見官道上身裝金甲的禁軍分列兩旁,還有各色旗幟在風中烈烈飄揚。
潘知府不待他們行禮,急急給幾人引見,“這位是高太尉,總管全國兵馬軍事。”
高太尉看他們一身短打,倒也沒有鼻孔朝天,露出不可一世的神情來,“皇上聽聞有逆賊作亂、屠戮百姓,特命本官率軍前來剿匪。”
常巧之等人行了禮,“草民見過高太尉。”
高太尉拿出聖旨道:“潘知府為了漢城百姓一直在京奔走,為了剿滅悍匪,特意請來陛下旨意,望諸位鼎力相助。”
說罷,高太尉展開聖旨,所有禁軍、潘知府、李傑等人見狀立馬下跪。
別人都跪了,他們三個大活人杵在這裡實在太顯眼,也只得有樣學樣地趕緊跪下。
“……朕聞裘、胡、常三位綠林當家,為保官道安全,抵禦流賊,實為義士,特頒此聖旨,封三位為錦衣衛所百戶,望為朝廷分憂……欽此!”
說得還挺直白的,大家都聽懂了,反正以後就是百戶官,也不知道是個幾品。
高太尉唸完,將聖旨卷好,疑惑地看向三人,“你們怎麼不接旨啊?”
常巧之討好地笑笑,“高太尉,我等山野草民自由自在慣了,對於招安一事還需要商討一下。”
高太尉的臉色變了,聖旨都念了,真當這是菜市場買菜呢,還能討價還價?
潘知府趕緊上前,“高大人勿急,他們都是化外之民,不通禮儀,待下官去說和一番。”
“嗯~此事關係重大,想要剿匪還得土民配合。”
“是!”潘知府將三人扯到一邊,滿臉疑惑,“怎麼不接旨?這可是錦衣衛所百戶官啊,正六品,縣令見你們都得行禮。”
常巧之小聲道:“我等不是怕死,就是覺得不得勁,本來好好的咋就成了朝廷的鷹犬,感覺渾身都不自在。”
潘知府聽得臉都黑了,如果說百戶都是朝廷的鷹犬,那他豈不是朝廷的走狗, 一個禽,一個獸,倒也是朝堂真實寫照。
“諸位,招安這事好啊!”潘知府認真勸道:“有了正經官身,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在我們那裡可是能在祠堂前立石旗杆的啊。”
事實上潘知府自升任知府後,其潘家祠堂大門口,雕著毛筆的石旗杆中就屬他的最高。
“另外……”潘知府小聲道:“雖然做山賊挺好,但是以後你們總會老的,難道又要把山寨傳給兒子、孫子嗎?”
大鬍子嘟噥道:“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嗎?當山賊可是我家祖傳的。”
潘知府不贊同道:“可若是你的兒子:()民女的馬幫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