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的生藥鋪子在廣城信譽極好,以前常巧之經常過來查賬,發現掌櫃確實是老實本分的好人,故而後期巡查的頻率有所降低。
但人心易變,或許其中有人見她長期不管不問,生了別樣的心思也說不定。
“行,明天你和我同去查一查。”常巧之隨後去主院看望大姐。
常大丫,這位出生於窮苦人家的村姑,如今有兒萬事足,心情舒暢,家裡有柳管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在外又有縣主妹妹護著,再加上保養得宜,哪還能看出半分土氣,走出來倒如畫上的仙女一般。
她微嗔道:“二丫,你去哪兒了,那麼長時間不露面?”
“最近一直在村裡辦學堂呢,好不容易才理順一些,”常巧之接過丫頭遞來的茶杯,“我正準備在村裡再搞一個織布作坊呢。”
常大丫好奇道:“你怎麼想到做這個,為何不直接採買江南的布匹,你看我身上這件衣服料子,據說就是江南松江府織的,手藝真好啊,摸著水滑水滑的。”
能不好嘛,上好的絲綢料子,青川村裡估計都找不出一件同樣質地的衣服來。
“松江府的紡織業也是一步步慢慢發展起來的,我打算將青川村打造成第二個小松江府,這是長期的活計呢,對了,你有沒有興趣參上幾股?”
畢竟常大丫才是柳家的主母,常巧之充其量不過是高階經理人,可不敢隨意挪用柳家的資金。
“我倒是想,”常大丫無奈道:“上回圍城,咱們的生藥鋪子虧了不少,不知道銀子夠不夠呢。”
常巧之心裡早已有主意,“你若是參股,這筆錢就從當鋪支取,當然利潤肯定不多,就是讓村裡女孩多一條生計罷了,你若是不想參股,我就自己一個人單幹。”
常大丫沒直接答應,而是問起村裡的情況,當得知女孩也能上學認字後,她便同意了,“也好,若是你的作坊順利開張,就讓爹和妹妹來城裡小住一陣子,我也想他們了。”
“行,到時候我來安排。”
次日一早,常巧之便帶著柳管家來到生藥鋪子查賬,也不知是夥計心裡有鬼,還是懾於常巧之縣主的身份,每個人大氣都不敢出。
掌櫃的應對自如,早已將賬本拿了出來,這種賬本是常巧之為了方便查賬特意設計的,運用的是最基礎的借貸記賬法。
根據有貸必有借,借貸必相等的原則,賬本清楚明瞭,常巧之都不用算盤,拿著筆頭略略算了算,便知賬目沒啥問題。
接下來就得看看賬目上所剩的藥材數,與倉庫中的實物數量是否相等,於是常巧之對掌櫃道:“盤點吧!”
夥計一個個盤點對賬,其實也沒花多少時間,因為封城之時,受傷計程車兵和百姓太多,店鋪裡的藥材幾乎都被捐了,關於這點大鬍子、周知府都曾給常巧之解釋過。
做生意嘛,總是有賠、有賺,在戰亂中能保住性命就很不容易了,哪能事事都順心如意。
清查盤點也沒問題,常巧之都抽查過了,貴重的人參、靈芝亦都是上品,並沒有被掉包。
掌櫃小心解釋:“東家,受戰亂影響,今年的利潤應該不多。”
“人沒事就行,咱們只要誠信經營,錢總是能慢慢賺回來的,”常巧之看著堂前規規矩矩站成兩排的夥計,淡淡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做咱們這一行的,更講究一個心字。”
“是!”夥計齊齊應道。
常巧之將新賬本交給掌櫃,“行了,就這樣吧。”
柳管家跟著常巧之走出藥鋪,小聲問道:“常姑娘,當真沒問題嗎?”
“賬目上看著沒問題,”常巧之想到有兩名新面孔的夥計道:“至於你的感覺是對的,回頭我再多觀察。”
常巧之用了幾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