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虯絕地平息後,天風門山域沉寂了整整兩個月。表面上,北域、東荒乃至各處均不見魔宗大軍出沒,偶爾出現的小股黑袍亦被刑堂與盟友輕鬆撲滅。許多中低階弟子開始相信:血冥的大勢已被連番重創,短期難再翻天風浪。
但對堂主、刀矛(陸青雨、薛玄一)等親歷過多次廝殺的核心而言,卻始終留有一絲緊迫感——蘇臨尚未現身,真正的“血冥深殿”或更可怕的終極祭陣,也沒有露出端倪。敵人的沉寂只像暴風雨前的平靜,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爆宿命風暴。
初夏時節,天風門山腳綠蔭蔥蘢,弟子們穿梭其間,刀王堂、刑堂紛紛恢復日常演練。門內偶有年輕人笑談:“女魔修已死,北域與青虯絕地都未再起波瀾,想來那蘇臨也怕了吧?”
- 有資深執事提醒:“大意不得,堂主依舊戒備森嚴。”
- 但多數低階弟子忙於修煉或雜務,真正感受不到更深威脅。
陸青雨例行帶機動隊一小隊在後山巡察,看弟子們閒散也不好苛責,只默默強化要點巡邏。薛玄一則往刑堂對接審問黑袍殘黨,一連數日也無新發現。二人只好執行“常態防守”,以免讓防線生懈怠。
堂主在刀王殿後閣獨自靜修時,常反覆思索:北域、毒海、青虯皆被正道破壞,化星堂據點也損失殆盡,女魔修陣亡;可那投影中多次提及“蘇臨大人降臨”之資訊還回蕩在他腦海。
> “敵若徹底失利,該現驚慌敗相才對。可現在不聞不問,十有八九是在暗中蓄力。下一回若真出動,必是驚天雷霆。”
首席長老與他數次談話,也只能說“唯有繼續巡守,等盟友或某處異動情報到來方可行動”。這種被動局面令堂主心緒更顯不耐,卻又無可奈何。
堂主多次見陸青雨、薛玄一苦練刀矛合攻,也鼓勵他們:“小心準備,不必急躁。縱使蘇臨再詭異,咱們也有時間壯大力量。”二人領命用功,將這平靜期當作寶貴提升時機。
某日傍晚,門內傳來北域駐軍傳訊:“邊關遇十數名黑袍突襲村寨,焚燬房舍後消失。規模雖小,卻行動刁鑽詭異。駐軍已派隊追擊,尚未抓住。”
刑堂長老簡要向堂主稟報,評估這不過零星搗亂,不至於驚動大軍。堂主略想片刻,沉聲:“或試探之舉?先由北域駐軍自行應付,若黑袍後續有更大跡象,再報機動部。”
結果過了幾天,駐軍又通報:那股黑袍失蹤於荒漠,沒有更深後續。堂主暗忖:果然只是小打小鬧,並非主力。
薛玄一聽聞此事後,只覺對方很可能是“剩餘遊兵”,與蘇臨大計無關。他對陸青雨說:“若蘇臨真想在北域重起大陣,不會只派這點人。看來屬無關小亂。” 陸青雨亦輕聲:“正是,小事一樁。”
不久後,刑堂又發現宗門某角落疑似有魔修暗符散落。追查才知是一名內門弟子不慎撿到之前魔修遺留的“血紋符”,無大陰謀。刑堂自然沒放過此隱患,將那符銷燬,同時警告弟子勿亂碰魔器。
- 此類小插曲時有發生,大多無關宏旨,但也表明化星堂殘餘尚散落在江湖各處,無可避免。
- 天風門只能穩紮穩打,將險情扼制在苗頭。
外界盟友偶爾有人問起“蘇臨下落”,天風門回答均為:“暫無確鑿資訊,仍須共同警戒”。時日久了,人心難免慣性鬆散,許多中小門派已恢復正常宗門運轉,對魔戰不再神經緊繃。
這一晚,陸青雨與薛玄一修煉完畢後在後山崖頂放眼遠眺,俯視天風門燈火。夜風微涼,月色朦朧下山巒連綿,護山大陣光影淡淡閃爍。一切看似安詳,卻讓二人有股無名危機:
> “平靜得太不尋常……先前每隔月餘就會爆發一場魔修風波,如今卻長久無動靜。”
- 薛玄一怔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