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因為傳統都偏愛這玩意。
灜州也馴養大象,不過都是用來搞運輸,雨林中穿梭,沒它不行。
至於儀仗,那就算了,有人上貢大象,朱老七轉手就送去搞運輸。
萬丹海關已經被灜州接管幾年了,收益還是可以的,只是每年扣除利息以及部分本金也就沒了。舊款剛還又貸新款,就特釀跟刷信用卡一樣。
南洋商行一直在提醒哈桑提升軍力,警惕來自於巴達維亞同馬打藍的威脅。
哈桑聽進去了,擴軍千人,但領軍將領卻是他小舅子。
沈興信中言說,他那小舅子挪用軍餉,大把大把錢財花在自家領地上,徵來的兵也淪為苦工,搬磚頭勝於掄刀片。
提點哈桑,他也不在意。
這種事,勸一次可以,再勸就沒有意義。這樣的庸才,南洋商行自然也不會為了他去得罪萬丹其他貴族,畢竟大明商人在萬丹有著廣泛的商業利益,哈桑只是其中一個。
輸入萬丹的各類手工業製品就不說了,太多,無所不包。
從萬丹進口也十分可觀。胡椒、燕窩、黃金、珍珠、玳瑁、銅錠、火山土。
對的,土也能賣錢!
爪哇島的火山土太肥沃了,隔壁的婆羅洲卻一點也沒有,具體也不知從何時起,婆羅洲移民竟然開始使用爪哇火山土來改良本地土壤。
這是一門大生意,去年運輸火山土230船次,運量兩萬兩千噸。
有點缺德,但確實是改良婆羅洲土壤的好辦法。
總的來說,瀛州同萬丹的交易有來有往,沒有竭澤而漁。而有瀛州撐腰,尼德蘭同英國佬也不敢對萬丹提出過分要求。特別瀛州海關,管你白皮還是黑皮,想要偷稅逃稅沒門。
就這樣,他還是強壯不起來,自己不爭氣,神仙也沒轍。
這令朱常瀛十分不滿,因為在外交司同南洋商行制定的戰略中,萬丹是制衡馬打藍王國的重要一環。
萬丹位在爪哇島極西,東部與兩股勢力接壤。
一個是北部沿海的巴達維亞,一個是中南部的土著王國,勃良安。
巴達維亞本是一處小城鎮,短短几年便被尼德蘭人經營為一座繁華貿易城邦。郊外胡椒園、丁香園、木藍園幾十座。
必須要承認尼德蘭人的經營才能,吊打本土貴族幾個數量級,便是大多數大明人,也是不如的。
朱常瀛雖然恨的牙癢癢卻必須要給尼德蘭人以生存空間。
一則人家本身就能為瀛州帶來鉅額貿易順差,二則有個對比,人家的長處就要學習。
巴達維亞這塊地皮是從萬丹拿走的,如今又擴大了兩倍,不過不是從萬丹拿地而是從勃良安王國手中搶過來的。
,!
若不是萬丹投入瀛州懷抱,簽訂了保護國協議,怕是萬丹還要被不斷蠶食。
除了巴達維亞,尼德蘭人在蘇門答臘還有兩處小型據點,於整個南洋設貿易商館八處。
對於尼德蘭人的這份經商天賦,朱常瀛從來都是認真對待。
記得歷史書上,尼德蘭人之所以侵佔臺灣,既是為了打通大明貿易也是為了對日貿易。如今是沒有可能了。呃,這話不對,大明主動開啟大門,放開胸懷同其貿易。只是其中的利益分配便對尼德蘭人沒那麼友好罷了。
無論如何,瀛州的出現極大擠壓了尼德蘭人的發揮空間。可即便如此,狗日的也將生意做的有聲有色。
板牙人就沒有這份本事,馬尼拉總督區年年虧損。
尼德蘭人最近比較本份,只不過這份本份只針對大明。錫江艦隊近在咫尺,馬六甲艦隊也距離不遠,還有南洋商行的武裝商船如影隨形,以及大量的私人船隊穿梭,也由不得他們不本份。